广州市教育局2028年2月28日发布的《2027 - 2029年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相关内容,包括录取计分科目分值调整、优化随迁子女升学、增加第一批次招生录取类型、优化部分体育统考项目等多方面的改革措施,还针对中考改革涉及的常见问题进行了解答。
南都讯传来消息,记者杨晓彤报道,通讯员穗教宣提供相关信息。在2月28日这天,广州市教育局对外发布了《2027—2029年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为《中考改革实施意见》。
这里面有一项重要的调整是关于录取计分科目分值的。调整过后呢,语文的满分达到了140分,数学是150分,英语为140分,物理是100分,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历史、化学这几科均为70分。把各科的满分加起来总计是810分,这个总分和现行的方案是一样的。
这次改革针对的是特定的学生群体,也就是2027 - 2029年广州市初中的应届毕业生,还有报考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的返穗生以及往届生。而且,在这次改革里,志愿填报以及投档录取方式并没有出现改变。
我们可以看到具体学科分值的变化,数学增加了30分,语文和英语各自增加20分,化学减少30分,道法和历史分别减少20分。
《中考改革实施意见》拟调整的内容涉及多个方面,除了录取计分科目分值之外,还包括对随迁子女升学的优化、增加第一批次招生录取类型以及优化部分体育统考项目。
在录取计分科目分值调整这个方面,和现行方案对比起来,各科满分分值有这样的变化:语文增加20分、数学增加30分、英语增加20分,道德与法治减少20分、历史减少20分、化学减少30分,而体育与健康、物理这两科的分值保持不变。
广州市教育局表示,做出这样的调整是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的。要与新课程改革方向相衔接、与新高考分值结构相衔接,要夯实语数英学科基础、注重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像是逻辑思维、科学探究能力这些方面。这也是为沃土计划和脱颖计划奠定基础,同时还能适当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在中考录取计分科目保持8科不变,总分810分不变、文理科占比也不变的基础上,对文科、理科组成结构进行分值调整,语数英三主科适当提分,道德与法治、历史、化学科目适当减分,物理、体育与健康科目分值保持不变。
在优化随迁子女升学方面,省市属和各区公办普通高中招收非政策性照顾的非广州市户籍初中应届毕业生的计划为该校当年招生计划的8%至20%。区属公办普通高中的具体比例由各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省市属公办普通高中的具体比例则由学校自行确定。
关于增加第一批次招生录取类型,这里设置了特色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把原来的外语、艺术类招生计划也包含在其中。这样做的目的是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而且在第一批次增加中本贯通培养试点招生计划,开展中职学校与本科高校“3 + 4”七年一体化培养试点,从而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在优化部分体育统考项目方面,《体育中考实施意见》印发之后,将会结合往年体育统一考试各项目考生得分情况,重点对部分项目的考试标准和评分规则进行优化。让各项目的难易程度更加均衡,使得评分标准更加科学,这样更有利于引导考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相应的考试项目。
下面是关于广州市中考改革的一些问答。
问:录取计分科目有没有变化呢?
答:《中考改革实施意见》中的录取计分科目保持不变,仍然是8科。这主要是为了落实《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粤教考〔2023〕14号,有效期为2023 - 2028年)中的规定,即“除语文、数学、外语和体育与健康4门科目外,至少将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和化学纳入中考招生录取计分科目”。
问:录取计分科目的总分有没有变化?
答:录取计分科目总分保持810分不变,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方便考生参考往年的录取情况来填报志愿,同时也方便教育管理、质量监测以及招生录取等工作。
问:录取计分科目分值调整后,文科、理科分值占比是否有变化?
答:录取计分科目保持8科不变、总分810分不变、文理科占比也不变,只是在文科、理科组成结构上进行分值调整。语文、英语分值的增加和道德与法治、历史分值的减少是相当的,数学分值的增加和化学分值的减少也是相当的。
问:提高语数英三科分值,特别是数学科分值,具体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答:提高语数英三科的占比、强化语数英这几个基础学科是中考改革的大趋势。这与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相衔接,也与高考综合改革导向相衔接。语数英三科的分值在现行方案基础上都有比较明显的提升,这是主要的变化,也体现了这三个基础科目的基础性。适当突出数学分值,目的是强化理科思维培养的根基,这对普通高中人才培养是有利的,符合国家人才培养战略需求,也体现了我市作为省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数理培养特色。
问:英语科目分值调整,具体是怎么考虑的呢?
答:英语科分数与语文分值同步提高,一是符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导向和我市城市定位,有助于我市建设中心型世界城市;二是引导考生增强跨文化沟通理解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全球意识与家国情怀的国际化人才;三是与新高考分值结构相衔接。
问:道德与法治、历史和化学科目分值调整,具体的考虑是什么?
答:道德与法治、历史和化学这三个科目的分值调整,一方面更符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课程容量要求,有利于教师开展更多实践性、探究性教学,关注培养学科思维;另一方面通过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可以适当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这些科目的探索兴趣。
问:随着录取计分科目的调整,试卷结构、考试时间会不会有变化?
答:经过近年来广州中考改革的实践,目前我市中考所采用的试卷结构、考试时长都是比较合理的,和教学管理、考试组织、招生录取相适应。试卷结构是基于考试测量学并结合广州教学实际长期摸索确定的,不会因为科目分值的调整而发生颠覆性变化。科目分值调整后,卷面原始分是否调整将在配套文件中另作说明。语文、数学、英语的考试时长不会超过2小时,其他科目的考试时长不会超过1小时。
问:道德与法治科目的考试方式有变化吗?
答:道德与法治科目的考试方式保持不变,继续实施全闭卷笔试。我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科目在2002 - 2020年实施开卷、闭卷相结合的考试方式,自2021年起经综合研判改为全闭卷考试。实践表明考试方式并非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和影响学习负担的决定因素。下一步将继续通过实施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和命题改革,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备考压力,保障考试公平公正。
问:中考命题组织方式有变化吗?
答: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粤教考〔2023〕14号)相关规定,我市2027 - 2029年中考将继续保持自主命题不变。一直以来我市中考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的统一命题,形成了中考命题的广州模式。下一步将继续按照“两考合一”“兼顾毕业和升学”的功能定位,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命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核心素养导向,科学设置试卷难度,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在真实情境中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试题,杜绝偏题、怪题。
问:志愿填报、投档录取方式有变化吗?
答:没有变化。经过广泛调研、综合研判,2027 - 2029年中考继续实行“考前填报志愿、梯度控制线上志愿优先统一投档”录取方式。
问:名额分配招生政策有变化吗?
答:没有变化。名额分配招生学校适用范围、招生比例以及考生报考名额分配计划的条件均保持不变。
问:随迁子女政策有什么调整?具体的考虑是什么?
答:公办普通高中招收随迁子女的计划比例上限有微调,从现行的“8% - 18%”调整为“8% - 20%”,具体比例由各区、各省市属公办普通高中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其他政策不变。
考虑到2024年起公办普通高中招收随迁子女计划已与户籍生计划同时投档录取,录取随迁子女分数“倒挂”“断档”已基本消除。提高计划比例上限,可以让部分随迁子女占比较大的区在“8% - 20%”范围内适当调增招收随迁子女最大计划比例,保障户籍生与随迁子女升读公办普通高中的需求和权益。
问:2027 - 2029年高中阶段学位建设如何,普高学位是否增长?
答:2027 - 2029年,我市初中毕业生增长相对平稳。“十五五”时期,我市在高中学位建设方面还将持续发力,通过实施“五个一批”(新建一批、改扩建一批、扩招一批、民办一批、试点一批),进一步扩大普通高中学位供给,努力满足群众对入读普通高中的需求。
问:本轮中考改革还准备出台哪些配套政策?
答:中考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录取计分科目、录取参考科目、实验操作考试、名额分配、自主招生、特长生、填报志愿等相关配套文件将于主体文件《中考改革实施意见》发布后,按计划陆续出台,形成“1 + N”综合政策体系。
广州市教育局发布的中考改革意见涉及多方面内容,包括计分科目分值调整、随迁子女升学优化、招生录取类型增加和体育统考项目优化等。同时针对中考改革常见问题给出解答,改革在多方面保持稳定,部分调整是为了适应多种需求并减轻学生负担等。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6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