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 2027年北京具身智能计划:创新、产业双丰收

本文将阐述2月28日北京市相关部门发布的《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 - 2027年)》的主要内容,包括原始创新能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规模扩大以及产业生态优化等多方面的目标。

2月28日,北京市的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等部门公布了一则重要通知,即关于印发《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 - 2027年)》的通知。《行动计划》明确表示,直至2027年,在原始创新能力这一方面要取得显著的提升。具体而言,在具身大小脑模型、具身智能芯片、全身运动控制等诸多方面,要达成突破不少于100项关键技术的目标。同时,要生产出不少于10项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软硬件产品,从而使得具身智能的上下游产业链基本上实现国产化。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会逐步趋于完善。计划建设一批新型的研究创新平台,像是世界模型仿真、数据采集、中试验证、场景开放测试等平台。并且要建立统一的具身数据采集管理、测试验证标准,这样能够支撑不少于100家的创新主体开展技术创新活动,进而提升产品的迭代速度。而从产业规模来看,将会进一步得到扩大。要培育产业链上下游的核心企业不少于50家,形成量产产品不少于50款。在科研教育、工业商业、个性化服务这三大场景中,要达成不少于100项规模化应用的目标,使得量产总规模率先突破万台,进而培育出千亿级的产业集群。在产业生态方面,持续进行优化。计划建设不少于2个具身智能特色产业集聚区,打造具身智能领域的产教融合基地,营造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具身智能产业生态。

本文总结了《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 - 2027年)》中的各项计划目标,包括原始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规模和产业生态等方面的目标设定,这些目标的设定体现了北京在具身智能领域积极探索、大力发展的决心与规划。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6621.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2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2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