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带您走进上海虹口区的曜时空VR影乐园,介绍这里的各种VR体验项目,如《敦煌:沙海谜窟》等,还讲述了上海在VR领域的领先地位以及曜时空VR影乐园的创新运营模式、未来规划等内容,展示了VR技术为文化体验带来的新变革。
2月26日,在上海虹口区今潮8弄滨港商业中心7楼的“曜时空VR影乐园”内,热闹非凡。市民郑里戴上轻量化VR设备,走进名为《敦煌:沙海谜窟》的1号厅,瞬间就穿越回了大唐。他摇身一变,成为与唐代安西军并肩作战、守卫敦煌的一员,一场奇妙之旅就此展开。与此同时,学生晓雨踏入3号厅,进入《火星使命》,仿佛“化身”太空科考队员,朝着中国火星祝融基地进发,去完成激活新能源系统的任务。而一墙之隔的2号展厅里,几个年轻人组队,在历史古风剧本杀《狄仁杰之诡唐密室》中,化身为古代侦探,沉浸在解开一个个谜团的乐趣之中。这便是曜时空在2025年于上海开设的第一家VR集合旗舰店。上海在VR领域的创新实践处于全国前列,这家VR科技“院线”面积达2000平方米。它不同于目前占主流的单向输出驻场式VR展,创新性地打造出VR集合店,让VR产品如同电影院线产品一样,进入常态运营模式。“多个展厅、多部VR项目,大家能像进电影院选片那样,自由选择不同的VR作品。”上海元语宙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曜时空店总经理侯曙光介绍说。“我好像穿越了。”郑里在观看《敦煌:沙海谜窟》时不禁感叹。就在几分钟前,他还身处现代都市的喧嚣里,可现在却已“置身”于千年前黄沙漫天的敦煌鸣沙山。身旁站着名叫姜不屈的唐军旧部军官,眼神坚毅,充满保家卫国的决心。郑里也不再是现代的自己,而是成为唐军里类似现代侦察兵的“探马”,担起守护“五方佛”法器曼扎宝盘的重任。在这条虚实交错的丝路古道上,郑里跟着唐不屈的指引前行,感受着从荒漠到绿洲、从亭台楼阁到市集的不同场景。他可以随时停下脚步,仔细端详唐代的服饰、建筑、食品等诸多细节。在这个虚拟世界里漫步,郑里能清晰地看到壁画中将军铠甲的鳞片纹理,每一片都闪烁着金属光泽;飞天裙裾的飘逸弧度,就像在微风中轻轻舞动;甚至还能触摸到被千年风沙侵蚀的岩壁肌理,那种粗糙又真实的触感,让人仿若真的置身于古老的敦煌石窟之中。侯曙光介绍说,走进《敦煌:沙海谜窟》的虚拟世界,就像是走进一个精心雕琢的敦煌宇宙。“这里的一切,都得益于独创的‘高精度动态捕捉 + 全息环境渲染’技术。莫高窟第156窟壁画《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在这项技术的助力下,被逐帧数字化复刻,近乎完美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在《敦煌:沙海谜窟》中,从襦裙的织物质地到胡服的绑带系法,每个细节都经过主创团队的精心打磨。这些服饰细节都有敦煌研究院专家提供的数据支持,致力于打造出毫米级的真实感。更有意思的是,在《敦煌:沙海谜窟》里的郑里,并非只是单纯的历史旁观者,更是参与改写大唐江山史诗征程的亲历者。在半个小时的旅程中,他要凭借自己的智慧破解一道道谜题,时刻警惕吐蕃大军来袭并与之激烈战斗,还要面对剧情分支选择。比如面对吐蕃商队时,要不要揭穿他们的伪装;收到僧侣密信时,是否采纳其中的建议。不同的选择会触发不同的结局。“每前进一步,都充满未知与挑战。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就像真的回到了那个金戈铁马的时代,亲身感受着历史的脉搏跳动。”郑里说道。在社交媒体上,也有不少人分享自己的体验感受。近两年,随着VR(虚拟现实)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文化体验方式被颠覆,上海成为全球VR文化体验的热点城市。2023年,《消失的法老》作为亚洲首展,通过45分钟的沉浸式体验,带领观众穿越4500年,探索胡夫金字塔的内部构造和历史脉络。该项目由法国Excurio工作室与哈佛大学吉萨项目团队合作开发,保证了内容的学术性与真实性。即将在下月落幕的《永恒的巴黎圣母院》,借助高分辨率三维扫描技术,精确还原了巴黎圣母院从中世纪兴建到当前修复的全貌。观众可以“走进”圣母院,欣赏玫瑰花窗、火焰式拱顶,甚至登上钟楼俯瞰巴黎市景。这个展览不仅弥补了观众不能亲临现场的遗憾,还通过VR技术展现了建筑的历史变迁。《生命的纪元》带着观众穿越35亿年,从地球诞生到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再到现代人类的出现,让观众通过沉浸式体验直观感受生命演化的壮丽历程。这些全球顶级IP的引入,使上海成为国际VR文化内容进入中国的“第一站”。与此同时,本土文化IP的崛起势头强劲。去年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西部电影周上,《敦煌:沙海谜窟》斩获“金梦貘最佳空间叙事”奖。这不仅是对一部作品的认可,更是对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肯定。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本土IP《敦煌:沙海谜窟》在上海曜时空的落地展出,2025年,上海的VR文化体验项目从零星的展览逐渐向覆盖历史、艺术、科幻的“院线式”网络演变。与《消失的法老》《永恒的巴黎圣母院》《生命的纪元》选择租借场地在限定展期内单一售票不同,上海曜时空VR影乐园以VR集合店的形式打造VR消费的文化新业态。“之前的VR展,不管是在博物馆还是商场展出,都比较单一。看完之后,很少有人会再次购买体验。一个展览结束,就彻底结束了。”侯曙光告诉记者,“曜时空VR影乐园目前有20几个不同的VR产品,总时长700多分钟。未来还会不定期更新VR产品。我们希望人们来到这里,就像走进影院一样,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VR产品,而且下次还有兴趣再看别的。”曜时空VR影乐园内,2000平方米的空间被划分成数个被几何光带环绕的展厅,每个看似相同的“厅”都暗藏惊喜。从神秘的《敦煌:沙海谜窟》到紧张刺激的《星环危机》,从充满冒险的《夺宝奇兵》到多人密室解密《摸金校尉》再到古老的《金字塔幻像》,20多个VR/AI/MR项目把这里打造成了“行走的科技实验室”。4号展厅里,有人在《biubiu枪神》未来战场与智能AI激烈战斗。这个展厅还有更受小女生欢迎的《疯狂快餐厅》。《疯狂快餐厅》是第一人称VR模拟经营游戏,从基础的汉堡到创意饮料,能让人感受到经营餐厅的乐趣。而多人合作音游《节奏特工》,玩家可以和伙伴们一起共创乐曲。乐园入口处的AI奇幻照相馆也吸引了不少好奇的体验者。基于AI智能换脸和深度学习技术,AI奇幻照相馆可以根据用户的面部特征生成敦煌、古埃及、古印第安等多种风格的“数字分身”。同时,互动拍摄系统还能让你在虚拟市集、月牙泉畔与历史人物“合影”。大厅还专门开辟出一个区域,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提供研学课程,把历史、物理、艺术、编程知识融入游戏化体验,打破传统课堂单向输出的困境。一位教育从业者直言:“《敦煌》VR能让孩子几分钟记住丝绸之路知识点,比课本教学效率至少提升好几倍。”曜时空VR影乐园的尝试,也为文化消费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之前,包括《消失的法老》《巴黎圣母院》在内,VR场馆往往存在内容固定的问题,游客体验几次后就容易失去新鲜感。而曜时空依托“文旅元宇宙”计划,建立了一套动态内容更新机制。侯曙光介绍:“曜时空定期推出限时主题体验。这些主题体验要么结合当下热点话题,要么融入新的科技元素,让游客每次来都有全新的感受。同时,结合节气策划活动,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巧妙融合。”通过智能摄像头与用户画像分析,乐园能够深入了解每位游客的兴趣和偏好。以《敦煌:沙海谜窟》为例,对于偏好历史的游客,系统可以为其解锁“张议潮起义”支线,让他们能更深入地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而对于热衷解谜的玩家,则可以为其推荐“五方佛密阵”隐藏任务,满足他们挑战自我的需求。有意思的是,《敦煌:沙海谜窟》不仅仅是一个娱乐项目。“在这个项目中,收录了400个敦煌文化数字资产,这些资产未来将通过云端博物馆向全球开放。游客在虚拟世界中的每一次探索,都不再是无意义的娱乐活动,而是为文物修复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侯曙光说,“例如,通过手势模拟壁画修复动作,AI系统可以根据大量的数据和算法,生成‘最佳修复方案’,供敦煌研究院参考。这种创新的文物数字化保护范式,将科技与文物保护紧密结合,让更多人能够参与文物保护工作,为敦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谈到下一步计划,侯曙光透露,曜时空VR影乐园只是第一步。“曜时空是上海的企业,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VR科技‘院线’,把这种沉浸式体验推广到国内更多城市。”他提到,曜时空正在开发更多基于中国传统文化IP的VR项目,例如以四大名著为背景的作品。之所以选址在商场而非传统的博物馆或美术馆,侯曙光解释:“我们希望这种VR运营模式成为日常的大众消费。人们不用专门跑到博物馆,在商场吃饭、遛弯的时候就能顺便体验,就像电影院一样。”曜时空VR影乐园所处的今潮8弄滨港商业中心尚在试运营阶段。“在没有做推广的前提下,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曜时空VR影乐园试运营的情况超出我们的预期。春节期间单日的营业额,已经达到我们的盈亏平衡点。”当郑里走出曜时空VR影乐园,重新站在四川北路的梧桐树下时,现实世界的车流声竟显得有些陌生。那些在VR空间触摸过的壁画金箔、青铜剑纹,似乎还在指尖残留着神经记忆。他感慨道:“在这里,我不仅看到了文化的过去,也触摸到了文化的未来。”
文章介绍了上海曜时空VR影乐园中的各种VR体验项目,如《敦煌:沙海谜窟》等,体现出VR技术带来的沉浸式体验。同时阐述了上海在VR领域的领先地位,曜时空VR影乐园的创新运营模式包括像电影院选片一样选择VR作品、动态内容更新机制等,还讲述了曜时空的未来计划,如开发以四大名著为背景的作品并推广到更多城市,展现了VR技术在文化体验、文化传承保护以及文化消费市场方面带来的新变革。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6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