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科技板块在流动性预期改善下开年的表现,恒生科技指数较1月低点累计飙涨近40%。然而,中金公司研报指出,技术指标显示其已处于超买区间,短期或面临10%以内的技术性调整压力。同时,随着指数冲高,做空势力加速入场,以四大科技巨头为例,如阿里巴巴、小米集团、美团、腾讯,它们的卖空比例或股数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机构对于港股科技板块多空逻辑展开激辩,华泰证券警示交易拥挤度等问题可能引发风险,而高盛亚洲策略团队从估值角度认为恒生科技板块有价值,中信证券研究院强调政策红利与业绩韧性可能带来积极影响。
在流动性预期改善的推动之下,港股科技板块于开年之际上演了一场绝地反击。据财联社2月27日讯(编辑胡家荣)消息,恒生科技指数和1月的低点相比,已经累计飙涨了近40%,这无疑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涨幅。
不过,通过技术指标与市场情绪的监测,我们发现这一亢奋的行情已经步入到了一个敏感的临界点。中金公司最新的研报就明确指出,恒生科技指数的相对强弱指标持续在70以上的超买区间运行,从短期来看,或许会面临着幅度在10%以内的技术性调整压力。
随着指数不断冲高,空头力量开始加速集结,那些龙头股也遭到了密集的狙击。从港交所的数据监测情况来看,自2月以来,四大科技巨头的卖空比例与股数呈现出同步急剧增加的态势。
具体来说,拿阿里巴巴举例,在2月初的时候,该公司的卖空比例为15.12%,可是到了上个交易日,这个比例就上升到了27.70%。与此同时,卖空股数也从2000万股增加到了5000万股之上。
再看小米集团,其卖空股数从2月初的近4000万股上升到了上个交易日的8000万股,不过同期的卖空比例和月初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美团的情况是,卖空比例从2月初的13.13%上升到上个交易日的19.66%,同期的卖空股数从560万股上升到1985万股。
腾讯公司这边,卖空比例从2月初的9.71%上升到上个交易日的14.97%,同期的卖空股数从271.21万股上升到606.20万股。
在这种局势下,机构之间就多空逻辑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情绪过热和估值洼地两种观点相互碰撞。华泰证券发出警示,当前像机器人、AI等主题赛道的交易拥挤度创下了近三年的新高,部分主题基金前十大重仓股的集中度突破了80%,要是一季度的业绩无法达到预期,就有可能引发机构调仓而导致的“多杀多”踩踏行情。
但是从长线资金的视角来看,却是另外一番景象。高盛亚洲策略团队算了一笔关于估值的账,恒生科技板块的动态市盈率维持在20倍左右,仅仅是纳斯达克指数估值(40倍PE)的一半。就拿腾讯来说,它的账面现金以及股权投资组合规模超过万亿港元,相当于市值的25%,要是采用SOTP估值法,其核心业务实际市盈率还不足15倍。
中信证券研究院强调,“政策红利与业绩韧性正在形成戴维斯双击。”阿里核心电商15倍PE已经计入了极端悲观的预期,而小米高端机型的市占率突破20%验证了其转型的成效,再加上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产业政策不断加码,这个板块的估值中枢有望逐步向上移动。当下的市场更需要警惕的是短期情绪和长期价值之间的博弈节奏,而不是趋势本身。
港股科技板块开年以来涨幅显著,但技术指标显示可能面临短期调整压力,同时做空势力有所增强。机构对于港股科技板块的看法存在分歧,一方担心交易拥挤度等问题引发风险,另一方从估值角度看到板块的潜力,此外政策红利和业绩韧性也可能对板块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5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