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探讨近期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收紧以及债券市场调整的情况。分析其背后原因是央行流动性投放变紧,源于央行对利率下行过快的担忧等因素。同时对未来进行展望,认为货币宽松仍是大方向,降准降息或会迟到但不会缺席,且对债券市场后续调整压力等进行了分析,还提及了权益市场相关情况并给出风险提示。
智通财经APP消息传来,国盛证券发布研究报告表明,在近期,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一直在持续地收紧,并且还引发了债券市场出现调整的情况。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呢,就是央行的流动性投放变得更为紧张了。而这背后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央行对这一轮利率下降速度过快有所担忧,所以想要“走在曲线前面”,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出现那种“踩踏式”的调整状况。从长远一点的角度来看的话,人们更倾向于认为,货币宽松依旧是大的发展方向,降准降息也许只会晚一点到来,但肯定不会不出现的,而且在短期来看,降准的可能性要比降息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对于债券市场来说呢,继续调整的压力可能并不会太大,如果后续债券利率出现进一步大幅度调整的话,那么建议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其中可能存在的投资机会。
事件情况是这样的:在近期,债市资金一直在持续收紧。到2月24日的时候,DR007的中枢相较于节前已经抬升了将近20BP,差不多到了2%附近,这一数值明显高于同期限的OMO利率。1Y国债收益率和节前相比大幅上升了18BP,达到了1.5%附近,10Y国债收益率较节前也提升了13BP,到了1.76%。
从近期的情况来看,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持续收紧,DR007中枢抬升了大概20BP,到了2%附近,这就引发了短端利率进行调整,并且这种调整还传导到了长端,使得曲线变得平坦化,甚至部分期限还出现了倒挂的现象。
客观地来讲,这一轮债券利率的调整,根本原因就是央行的流动性投放变得紧张了。而背后的触发因素呢,应该是在存款自律协定之后银行缺少负债,再加上信贷投放得到了改善。
从本质上来看,央行近期的操作是比较审慎的,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对从年初以来利率下降速度过快,而且计价了比较多的降息预期感到担忧,所以想要“走在曲线前面”,避免后续出现“踩踏式”调整的情况,同时呢,可能也有防止空转、稳定汇率这样的考虑。
再往后看呢,人们倾向于认为,货币宽松始终是大方向,降准降息只会延迟到来,而不会不出现的。考虑到财政前置发力、资金利率过高可能会抑制信用扩张等因素,在短期来看,降准的概率要大于降息的概率。而且在同业存款减少、信贷需求改善的这种背景之下,短期流动性能不能得到实质性的缓解,主要还是取决于央行的操作。
从资产的角度来看,对于债券市场而言,短期流动性进一步收紧的风险应该是比较容易控制的。再加上今年稳增长、发债、化债在客观上是需要低利率环境的,所以债券继续调整的压力可能比较有限。对于权益市场来说,这一轮科技主题的持续性是短期内的关键所在。
最后要提醒一下风险:经济可能会出现超预期下行的情况,外部环境也可能会超预期变化,政策也可能会超预期调整。
本文总结了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收紧引发债券市场调整的现象,深入分析了背后央行流动性投放变紧的根本原因,包括对利率下行过快的担忧等多种因素。同时展望未来,货币宽松方向不变,降准降息虽会延迟但不会缺失,短期降准概率大于降息,债券市场继续调整压力有限,还提及权益市场相关情况并给出风险提示。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4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