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从诗歌看地方特色与文化交融 宁波山水诗词精选背后的故事

《四明三千里·诗话浙江(宁波卷)》中120首古诗词的选目情况。先提到唐代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相关的诗被入选是因为能反映宁波地方特色风物,负责选目的张如安教授对宁波存世诗歌有全面了解,在选诗过程中经过多次筛选才确定这120首精华诗作。这些诗从多个角度体现宁波特色,包括一些反映地方风物的诗,如写秘色瓷、采藤、兰花集市等的诗;还有体现海洋文化与中外文化交流的诗,如涉及日本、高丽行商,元代外籍诗人的诗等。最后强调宁波的山水诗词资源丰富,值得进一步发掘利用。

唐代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葵花碗、葵花盘正在宁波博物馆展出呢。这和宁波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哦。在《四明三千里·诗话浙江(宁波卷)》的选目工作主要是由宁波大学的张如安教授来完成的。张如安教授啊,那可是深耕本地文学史的一位文化学者。他之前就参与编写了好多书籍呢,像《宁波历代文选》(诗词卷)、《宁波历代饮食诗歌类编注释》《茶诗典》等,还和宁波大学的李亮伟教授一起完成了《天一阁·月湖诗词精选注释》,所以他对宁波存世的诗歌那可是相当了解。张如安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呀,他们最开始从存世诗歌里选了两三百首呢,然后经过筛选,“砍”到了120首。这最终选出来的可都是精华中的精华啊,能够立体地呈现出宁波文化的多元面貌。因为这是丛书中的一册,选目是有统一标准的,要体现山水风物,突出地域特色,还要避免争议。张如安教授就从“点”上切入,选择了一些很有代表性的内容。比如说唐代陆龟蒙写越窑秘色瓷器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还有徐夤的“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写的对象是上林湖产的秘色瓷,不但文辞优美而且流传得很广泛,那可都是名句呢。再比如说宋末元初戴表元写的“采藤”诗,“须臾叩门来海贾,大藤换粮论斛数。小藤输市亦值钱,籴得官粳甜胜乳”;还有写制藤纸的,“剡人伐藤就溪洗,匠出素笺黄土纹。大笺敷腴便竿牍,小笺轻盈日千束”。张如安教授说呀,这首诗讲的是四明山区地势高寒,农民要是光靠农田为生的话,经常会挨饿。有些山民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就得跑到远冈去采藤,用采来的藤换钱买米。虽然山高路远的,但是能换来一家子暂时的饱腹,也就心满意足了。这首诗把采藤、种田、海商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奉化山区农民的疾苦,地域特色非常明显,在其他地方可看不到这样的诗,情节虽然不复杂,但是反映的生活面却很广呢。还有周容的《兰市诗》,讲的是清代初年宝幢一带交换兰花形成集市的事儿。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兰花的喜爱,也寄托了诗人对像兰花一样高洁人格的向往和坚守。除了这些反映地方特色风物的诗,还有和海洋文化相关的诗呢。张如安教授说:“除了山水和风物,我们还选择了一些跟海洋文化相关的内容,这些诗反映了宁波市舶贸易的繁荣和中外文化交流,也具有宁波特色。”就像南宋陆游《明州》诗里有“海东估客初登岸”这样的句子,从这里就能看出来当时日本、高丽的行商来明州做生意已经是很平常的事儿了。南宋灭亡之后,宁波人、临济宗高僧无学祖元东渡去传法,成了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天童寺外的宿鹭亭,就是无学祖元启程去日本的驿站呢,他的《怀太白》诗里寄托了“夜静不知沧海阔,几随宿鹭下烟矶”这样的思乡之情。无学祖元门下的日本诗人天岸慧广,还写了“卫王古庙梵王宫,苍柏青松几往空”这样的诗句来悼念史弥远。史弥远是史浩的儿子,他奏请“表尊五山”,这就形成了江南禅院分五山十刹的历史事实,日本受到这个影响,出现了五山制度和五山文学,天岸慧广就是五山文学的代表人物呢。元代张翥《送黄中玉之庆元市舶》里有“珠香杂犀象,税入何其多”的叙述,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当时宁波市舶贸易有多兴盛了。张如安教授还说,这几首外籍诗人的诗,在之前的诗歌选辑里都没有收录过呢。除了日本诗人的诗,他还选了元代拂林(一种说法是在君士坦丁堡附近,另一种说法是在西亚地中海沿岸)籍诗人金元素的一首《月波楼》。金元素是元代的色目人,他在鄞地活动的时候,特别喜欢东钱湖的山水景观。他在杭州活动的时候,已经通晓月桂的种种传说了,就顺手把这些传说加到了东钱湖身上。他的诗是这样的:“独上高楼思渺然,月华波影静娟娟。嫦娥手种天边桂,洛女神栖水上莲……”把各种典故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了很艳美的诗思氛围。另外,还有元代西域色目人丁鹤年在慈湖僧舍和朋友龙子高相交时写的诗,丁鹤年的从兄吉雅谟丁在慈溪定水寺附近山阁等候友人时写的诗,以及元代西域葛逻禄诗人廼贤写的月湖“竹屿”诗,这些诗都体现了文化交流交融的特点,就像张如安教授说的那样,“反映出宁波文化灵魂的独特性”。一地有一地的诗词,从唐到清,宁波诞生了数量很多的古诗词呢,这些诗词蓄积了前人的生命情感、人格修养、气度襟怀,同时也构建起了宁波人文地理的维度、场域和格局。清人董沛在纂辑《四明清诗略》的时候,就感叹“四明固诗窟也”,这就可以看出宁波存诗的数量之多。我们去检索前人辑录的宁波诗歌总集,像《甬上耆旧诗》《续甬上耆旧诗》《四明清诗略》《四明清诗续略》等就会发现这一点。《四明三千里·诗话浙江(宁波卷)》精选的120首古诗词,能让我们跨越时空感受到宁波的诗意之美。这本书的另一位主要撰稿人李亮伟教授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他主要负责的是唐诗、宋诗部分。他说这也是宁波古诗词里质量比较高、价值比较大的一部分,可能普通市民对这部分诗歌了解得还不是很多,这次选辑的出版呢,就能让更多的人读到这些诗歌了。在现在提倡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时候,人文和经济是相互浸润、彼此生发的,古诗词可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值得不断地发掘、转化、利用。宁波出版社社长袁志坚认为,精心编辑宁波历代的诗词作品,有利于还原历史,梳理文脉,倡导诗教,振奋精神。他说:“吸收其中的民本思想、家国情怀、生态理念、文化精髓,将诗歌意象意境融洽至日常生活经验,将地方历史记忆接通于普遍时代价值,将零散文化符号整合为共同精神财富,还有很多文章可以做深、做透。”

本文总结了《四明三千里·诗话浙江(宁波卷)》中120首古诗词的选目情况,这些诗词从多个方面体现了宁波的地域特色、文化交融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强调了宁波山水诗词资源的丰富性和重要性,在新时代背景下,其作为宝贵资源值得深入发掘、转化和利用。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4723.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2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2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