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开年新貌:项目建设热火朝天,产业发展向新而行,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山东开年忙生产:项目建设、产业转型与营商环境优化

文章讲述了蛇年开始山东在多个方面积极进取的情况。包括在项目建设上开足马力,各个项目进展迅速且注重绿色发展;产业布局不断向新方向发展,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且开始布局未来产业;营商环境也在不断优化,各地推出不同服务举措来帮助企业发展等内容。

海岱地区在新的征程上有着广阔的前景,人们拼搏实干、奋勇向前。蛇年刚刚开始,山东就积极投入到各项工作当中,全力忙着生产、追赶订单、抢夺发展进度,鼓足干劲,力求创新争先。这一切都是为了给新的一年工作打下良好开端,向着首季“开门红”全力奋战。

在今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等目标。在努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的道路上,全省的干部群众都充满了积极进取的思想,斗志昂扬,干事创业的热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项目建设方面,可谓是快马加鞭地推进。

在渤海湾畔,虽然寒意还没有完全消散,但是位于烟台市福山区的潍柴弗迪新能源动力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却是一片火热景象。项目负责人介绍说:“正月十六就全面复工了,现场的管理和施工人员都已经全部返岗。到3月份的时候,部分项目就可以投产了。”这个总投资达560亿元的项目是由潍柴和比亚迪携手打造的,它将在当地构建起“整车 + 动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同样充满干劲的建设场景也出现在潍坊诸城市的山东谷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态联产项目现场。这里有100多名工人正在争分夺秒地抢工期、赶进度。公司总经理管延春表示,葡萄糖车间马上就要竣工了,结晶车间、麦芽糊精车间的土建施工已经完成,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这个项目建成之后将会成为山东单厂产能最大的无水葡萄糖产品生产基地,为当地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增添新的发展动力。

重大项目建设是扩大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山东把重大项目当作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的重要载体来牢牢抓住并扎实推进,不断扩大有效投资。

当前,绿色是山东众多在建项目的一大特色。在菏泽市鲁西新区的海辰储能山东一体化零碳储能产业园建设现场,可以看到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工人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作业。山东海辰储能总经理张庆云介绍说:“目前,一期模组厂房、仓库、宿舍楼的基础施工都已经全部完成,基础土方工程也已经完成了80%以上。”这个产业园投产后将主要生产储能电芯、储能模组和预制舱,从而推动储能电池产业链上下游的集群式发展。

在东营市广饶县,总投资102亿元的华泰集团年产300万吨浆纸及生态环保综合治理项目已经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广饶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孙小华表示,随着一批重大支撑性项目的落地实施,当地的产业结构正在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的方向加速转变,这也使得经济发展更具“含绿量”。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孙爱军提到:“山东围绕重大战略、‘十强’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谋划储备了很多优质项目。今年将会继续实施1.5万个省市县重点项目,推动3900多个项目投产达效,预计新增产值5000亿元左右。”

在产业布局方面,正朝着新的方向不断前行。

重点项目紧张推进的同时,产业体系也在加速向新的方向发展。

记者在枣庄市采访的时候发现,这座因为煤炭而建立、因为煤炭而兴盛的资源型城市,在积极克服煤炭资源枯竭等诸多困难之后,新能源产业迅速崛起,老工业城市又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位于枣庄高新区的山东吉利欣旺达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新年伊始就抓紧抢夺订单,生产车间里的新能源电池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

枣庄市能源局局长刘忠波告诉记者,全市的锂电新能源企业已经发展到了278家,构建起了从锂矿开采加工、正负极材料生产、检测检验、终端应用到拆解回收的完整产业链。

在济南、青岛、烟台等地,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出集群发展的态势。据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介绍,目前山东省级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已经达到了42个,集群的总规模突破了3.5万亿元,带动了上下游企业超过2.6万家。

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同时,山东还提前布局未来产业,不断开拓发展的新领域和新赛道。

当记者来到位于济南高新区的国耀量子雷达科技有限公司时,看到科研人员正在讨论新一年的技术攻关重点。这家企业不久前研发出了一款二氧化碳光量子雷达,它通过发射不同波长的红外光进行差分计算,能够精确地探测半径3公里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为碳计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近年来,济南市相继招引和孵化了山东量科、九章量子等多家量子领域的企业,量子信息产业产值今年力争突破百亿元。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山东正在聚焦元宇宙、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未来网络、量子科技、人形机器人、深海空天7大未来产业,加快培育济南空天信息、青岛人工智能、烟台东方航天港、潍坊元宇宙等一批特色园区和产业集群。下一步,还将不断完善未来产业财政激励政策,支持培育建设一批未来产业聚集、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服务专业、优势特色突出的未来产业加速园区。

在营商环境方面,山东各地致力于打造高效的办事环境。

位于泰安新泰市的山东由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柔性隔水幕墙在推向市场之后一直供不应求。公司总经理谭德永表示:“每年仅仅用40万元租金就获得了160亩土地的使用权,等我们全部达产后,可以根据协议随时完成土地转让。”曾经困扰企业的扩产用地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

针对由由新材料等企业面临的共性难题,新泰市一直在推进“高效开工一件事”服务,探索“先租后转,达产转让”模式,通过将闲置国有土地对外出租,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新泰已经为18个项目办理了建设审批手续,平均提前150天形成产能。

“围墙外的政府干,围墙内的政府帮”,山东各地都在持续提升营商环境,通过高效的服务来促进企业发展。2024年,山东全力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出台了“营商环境创新提升59条”,创新应用“鲁通码”,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0%以上。2025年,山东将进一步深化改革,抓好企业迁移登记等100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

近日,临沂市河东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人员来到山东马克达核医疗产业集群项目现场,把环评批复送到项目负责人李文乐手中。李文乐说:“企业开办从提交材料到办理完成,仅仅用了半天时间。在业务办理过程中,有专员跟踪服务,帮助我们办理各项手续,让我们享受到了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

山东各地秉持着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原则。今年以来,临沂市聚焦商城国际化、园区服务、新领域新业态、企业成长经营、民生小店等重点领域,新打造了个体工商户转型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科技成果转化、外国人来华工作、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等13个“一件事”,着力解决企业和民众办事慢、办事贵、多头找、来回跑的问题。

放眼整个山东,一项项改革举措正在不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升级“爱山东”“鲁惠通”平台,推动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建设“鲁执法”平台,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新的一年,山东将持续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推动修订《山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擦亮“民事无忧 企事有解 政事高效”服务品牌。

文章围绕山东在蛇年的发展情况展开,分别从项目建设、产业布局和营商环境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在项目建设方面,多个重大项目积极推进且注重绿色发展;产业布局上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并开始布局未来产业;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各地采取多种措施助力企业发展,这一系列举措都将推动山东向着高质量发展不断迈进。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4577.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2月25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