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区:党员街巷长制度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党员街巷长:崂山区基层“微治理”的得力助手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的党员街巷长制度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影响。通过党员孙雪燕帮助老人解决养老待遇认证难题的事例引出主题,阐述崂山区为解决基层治理中的诸多问题推行该制度,介绍了制度的架构、党员街巷长的设置原则与工作方式,以及制度体系包含的内容、监督与激励措施,展现出该制度在解决群众诉求和化解纠纷方面取得的成果。

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有这样温馨的一幕。家住南北岭村的高心老人,因为行动不便且子女不在身边,在养老待遇认证这件事上陷入了困境。这时候,党员孙雪燕如同及时雨一般,主动上门帮忙,让高奶奶足不出户就把问题解决了。高奶奶拉着孙雪燕的手,满心感激地说道:“小孙,有你太好了,足不出户,事情就解决了,真是省时又省心。”

而这仅仅是崂山区党员街巷长制度在基层“微治理”中发挥作用的一个小小缩影。近年来,崂山区面临着不少基层治理方面的问题,像网格管理范围过大、基层力量薄弱,还有农村老龄化空心化现象严重等等。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崂山区积极推行党员街巷长制度。通过建立“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街巷长”这样的组织架构,一张治理网络就这样形成了,它横向能覆盖到各个方面,纵向也能深入到底层,成功地打通了服务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崂山区按照“就近、就便、就熟”的原则,以各村的街、巷为核心载体,向四周辐射,将15户 - 30户划分为一条街巷。然后通过组织吸纳或者党员自荐的方式,为每条街巷安排1名街巷长。党员街巷长们充分发挥“熟人治理”的优势,当群众有什么想法或者诉求的时候,他们能在第一时间听到群众的心声,把巷子里的情况和民意反馈上去,并且把群众的期望落到实处。这样一来,村庄里出现的问题就能被快速察觉、快速响应、快速处理,基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崂山区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这里面涵盖了党员街巷长的招募、日常管理、工作职责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并且科学地确定考核等次,严格执行奖惩措施。在各村街巷的出入口或者墙面等比较显眼的位置,都安装了党员街巷长公示牌。在公示牌上,清楚地标明了考核等次,还有街巷长的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这就方便了群众随时进行监督,当群众有困难需要帮助或者有问题想要反馈的时候,也能及时找到人。同时,还实施了“信用 + ”积分服务奖励办法,把党员街巷长的工作表现和积分关联起来,进一步推动基层治理工作的开展。到目前为止,党员街巷长已经累计解决了3803件群众诉求,化解了62件纠纷呢。

总之,崂山区的党员街巷长制度在解决基层治理问题上成效显著。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现出党员街巷长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作用,制度架构的搭建、人员的设置与管理以及监督激励措施的实施,都保障了这一制度在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解决群众诉求和化解纠纷方面的积极效果。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4233.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2月25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