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门市政协在多个方面积极履职的情况。包括发挥大团结大联合作用,为江门发展凝聚力量;以各类活动为桥梁,开展庆祝活动并凝聚正能量;深入基层开展惠民活动,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的理念等内容。
2024年,在江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政协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团结,作为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之一,被江门市政协牢牢把握。在这一年里,市政协始终将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放在履职工作的核心位置。他们深知,发扬民主与增进团结是相辅相成的,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必须双向发力。就像一艘破浪前行的巨轮,引导着广大政协委员和各界群众齐心协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江门实践全力以赴,广泛地凝聚人心、共识、智慧和力量。政协委员们充分发挥大团结大联合的作用。在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发言大会上,委员们针对江门的经济社会发展、民生工程建设等诸多社会热点话题踊跃发言。“推动共性产业园建设,打造我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促进港澳居民在江门参加社会保险,落实‘港澳融合’工程”“建议江门紧紧抓住‘大桥经济’机遇,寻找江门与香港产业最大合作公约数”等等,这些充满智慧的建言献策,就如同繁星点点,照亮了江门发展的道路。这仅仅是市政协发挥自身优势,凝心聚力服务江门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写照。这一年间,市政协利用全体会议、视察调研、协商议政等机会,积极增进“共识度”。他们为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履职创造良好的条件,如同一个强大的磁场,把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在一起,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据市政协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重点调研课题已有100%有党派团体参与,并且推动了50%以上政协提案、社情民意由党派团体提出。江门,作为著名的侨乡,有着独特的地缘优势。530多万江门籍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分布在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政协港澳委员占委员总数的11.4%,他们像是一条条坚韧的纽带,在广泛凝聚海内外共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汇聚港澳侨同胞智慧力量方面,市政协开展了一系列探索。他们充分发挥港澳委员“双重积极作用”,带动港澳青年开展“传承中华文化·凝聚新生力量”、江港青年侨乡文化交流活动,推动港澳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此外,发挥市公共外交协会平台作用,市政协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走访南太平洋岛国,积极接待海外侨领和港澳社团、外省市来访团组64个,热情地向外界推介江门的发展前景。市政协常委、香港五邑青年总会创会会长黄达东就是其中的积极参与者。在2024年市政协“传承中华文化·凝聚新生力量”活动中,他带领40多名祖籍江门的港澳青年走进江门开平,让这些港澳青年亲身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他满怀激情地说:“当前,江门迈入‘大桥经济’红利期,机遇无限、潜力无限,希望港澳青年把青春梦融入家乡,为江门、大湾区建设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并且他还表示会继续推进这项活动,搭建更多联谊交流平台,促进江港澳青年回乡交流互动,为‘港澳融合’工程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市政协的示范引领下,各县(市、区)政协和党派团体也纷纷发挥自身优势,共同开展对外交流交往工作,书写新时代的侨文章。例如台山市政协建设“海岛委员联络站”和“港澳台侨委委员联络站”,开展“华侨文化·培根铸魂”系列主题活动;市致公党协助致公党中央举办“一带一路”建设论坛,大力传播合作共赢理念。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人民政协也成立75周年。市政协抓住这个契机,精心策划、精细推进、精准落实一系列庆祝活动。“我和我的祖国,一刻都不能分割……”在“我和我的祖国”——江门市政协委员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文艺汇演进校园活动现场,市政协委员、市各党派团体成员、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师生等组成的表演队伍,围绕“我和我的祖国”这一主题,将歌曲、朗诵、舞蹈、视频短片等18个节目精彩呈现。这场演出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激发了委员们齐心协力、开拓创新、共谋发展的豪迈干劲。同时,江门市政协联合佛山市政协举办“伟大历程·辉煌成就”——人民政协发展历程暨江门·佛山市政协艺术作品展,用艺术的形式讴歌人民政协光辉历程和江门改革发展成就,滋润各界群众的心田;市政协书画院举办首届侨见江门2024·华侨华人及港澳美术家江门写生交流活动,弘扬爱国爱港爱澳爱乡优良传统;召开市政协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理论研讨会暨全市政协专题学习交流会,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深化思想认识。还有一个充满意义的活动,去年3月,市政协发起“我在侨乡种棵树 携手共建政协林”认捐活动倡议,广泛动员超600名市政协委员、历届市政协委员、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机关干部、企业代表等捐款110余万元,建成了“同心林”“同心亭”,绿化面积超6600平方米,这里成为市民喜爱的热门打卡点。市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深切感受新中国成立75年来的伟大成就和人民政协的历史贡献,进一步激发砥砺奋进新征程的工作热情。”这一系列庆祝活动有声有色,各方共同庆祝华诞、分享成果、谋划发展,凝聚起助推江门高质量发展的正能量。市政协在深入基层开展惠民活动方面也是不遗余力。“我本来就要去江门市中心医院找胡医生看病,结果发现他也来恩平参加义诊,让我在‘家门口’挂上了专家号。”在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联络工作委员会和农工党江门市委会主办的“送医送药下乡”活动现场,恩平市大田镇居民岑晓庆女士兴奋地说道。要知道,市政协送医送药下乡活动已经持续了20多年,足迹遍布江门各县(市、区)。这只是市政协深入基层开展惠民活动的一个缩影,他们始终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的理念,把好事送到群众“家门口”。开展奖助学活动也是市政协委员关注民生、联系群众的一个履职品牌项目。去年4月,在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举行的市政协第十七批奖助学金发放仪式上,114名学子获得市政协助学金,60名学子获得市政协奖学金,还有15名学子获得市政协留江基层就业创业基金。自2007年设立以来,市政协奖助学金已经连续发放17年,累计奖助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超3800人,奖助金额合计超1060万元。“之前学校藏书缺乏,不能充分满足学生需求。如今获赠近300册书籍,实现了每个学生拥有25本书的目标。”台山市北陡镇中心小学校长赵宏激动地说。2024年,市政协与市教育局、市红十字会等单位联合开展“书香政协”助力“书香校园”活动,采用“学校开书单,委员来买单”的形式,号召委员捐资“送学”,为地处偏远、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基层小学捐赠书籍,给教育注入温暖的力量,委员们也积极响应。首期共收到捐款超6万元,用于支持台山、开平、恩平的4所学校建设“最美阅读空间”,真正实现了“学校开单、委员买单、孩子受益”。此外,市政协“书香政协·悦读五邑”读书活动走进新会区古井镇霞路村,石冲社区委员工作室举办“关注睡眠质量,守护身心健康”便民服务活动,“委员讲堂”邀请委员就“颈肩腰腿痛及痛风的防治”健康知识到社区进行科普宣传等服务为民活动多种多样,这些活动就像一串串温暖的音符,奏响了饱含民生温度的委员“履职答卷”,进一步打通了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如今,“履职为民”已经成为全市政协系统的共识和行动。新会区政协打造“政协视界”委员论坛品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基层群众解读惠民利民政策;民革江门市委会打造“博爱”工作品牌,开展“博爱绘梦”“博爱青春同行”等公益下乡活动;民盟江门市委会开展“送文化到基层书画挥毫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民建江门市委会推进“启超家风代代传”和“光明伴我行”社会服务工作,积极回馈社会;九三学社江门市委会组建科普讲师团,开展12场“进校园、进企业、进基层”巡讲……
本文总结了2024年江门市政协在团结各界力量、开展庆祝活动、深入基层惠民等多方面的积极履职情况。通过多种举措,市政协在凝聚共识、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政协在地方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和影响力。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3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