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会诊中心发生的一件事,一名8岁男孩因持续三周抽动且两周前发现颅底肿物、病因复杂辗转多地医院诊疗结果不一,在这里AI儿科医生正式“上岗”与13位儿科专家共同会诊,且给出高度吻合的建议,同时还提及AI在医疗卫生领域带来变革,虽有人认为在儿科医生短缺情况下AI儿科医生“上岗”是好事,但它更多是协助人类医生而非取代,医疗应带有人的情感。
2月13日那天,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以及北京儿童医院会诊中心里,发生了一件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事情。一位AI儿科医生以专家的身份正式开始“工作”了。在一场针对疑难病例的多学科会诊中,这个特殊的“医生”与13位儿科专家坐到了一起。
接受会诊的是一名8岁的小男孩。这个可怜的孩子已经连续三周出现抽动的症状,就在两周之前,又发现了颅底肿物。他的病因相当复杂,孩子的家人带着他辗转于多地的医院,可是不同医院给出的诊疗结果却不尽相同。
在这场会诊中,来自不同科室的13位知名专家参与其中,这些专家分别来自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肿瘤外科等科室。令人惊奇的是,AI儿科医生与这13位专家所给出的建议高度吻合。据相关消息称,这可是全国范围内首个AI儿科医生呢。
近年来,人工智能(AI)一直在飞速发展。这种发展在医疗卫生健康领域引发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并且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在这个过程中,“AI能否替代医生”这个话题一直在业内被热烈地讨论着。
有人持有这样的观点,在我国儿科医生数量比较短缺的大背景下,AI儿科医生开始“上岗”,这就如同在寒冷的雪天里送来的炭火一样及时。不过,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虽然AI医生能够发挥出一些独特的作用,但是技术总归是存在局限性的。医疗的变革并不是冰冷冷的机器去取代人类,而是应该让温暖的技术为医疗赋能,医疗过程是需要带有人的情感的。所以,AI医生更多的是对人类医生起到一种协助的作用,而不是取代人类医生。
文章总结了AI儿科医生上岗会诊的事件,强调了其与专家建议的高度吻合。同时论述了AI在医疗领域发展带来变革的同时,虽然在儿科医生短缺时有一定意义,但它不能取代人类医生,因为医疗需带有人的情感,AI应是协助人类医生的角色。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3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