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下半年,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外教来到北京师范大学 - 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北师港浸大)后的独特初体验。这些外教带着各自的背景和故事,在中国开启新生活,他们努力适应新环境,同时也将自己的全球视角和多元经历融入到教学中,为学生打开知识之门。文章重点介绍了美国的Holliday - Karre博士和法国的Mazeas博士的故事。
2024年下半年,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外教踏入了北京师范大学 - 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中文简称:北师港浸大;英文简称:UIC)。初到这里,他们将会有怎样独特的体验呢?
这些外教背景各异,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故事。他们汇聚于此,在珠海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开启了在中国的新生活。在这里,教育没有国界,小小的讲台仿佛就是整个世界。
追随热爱:美国博士的理想生活
初次见到Erin Holliday - Karre博士的人,往往都会被她那灿烂又温暖的笑容所吸引。
Holliday - Karre博士有着丰富的教学经历,她曾在美国和卡塔尔任教多年。就在去年7月份的时候,她首次来到中国,并且在北师港浸大人文社科学院担任助理教授。
“是好奇心引领我来到中国的,”Holliday - Karre博士说道,“我一直坚信,要勇敢地走进每一扇为自己打开的门,这是过上丰富且有趣生活的秘诀。”这种热情与好奇始终贯穿于她过往的生涯,也助力她迅速适应了在中国的新生活。
她利用微信翻译功能,去探寻珠海的会同村、北山等景点,还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中国传统文化活动。在去年的中秋节,她学会了制作冰皮月饼,并且深入了解了一些中国神话传说,这让她愈发痴迷于中国文化。
“北师港浸大的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学校会努力让外籍教师融入并真正地去欣赏中国文化,这一点我非常喜欢。”Holliday - Karre博士表示。
“这里的学生充满热情、学习勤奋努力,而且他们有着超乎想象的创造力和求知欲。”此外,Holliday - Karre博士特别享受在北师港浸大的教学工作。教书育人,传递英语文学的美好,这就是她理想中的生活。
她鼓励学生们要抓住每一个机会,就像她自己在大学时尝试过多个专业,毕业后还在航空公司做了几年空姐,但她对英语文学的热爱从未消减,最终攒钱继续深造,获得了英语硕士和博士学位。
“如果你们对某件事充满热情并且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那就勇敢地去追随它吧,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哪扇门会引领你走向成功。”
法国博士在中国迎接全方位挑战
从珠海到法国布卢瓦(Blois),相距9724公里,这也是Damien Mazeas博士如今与家乡之间的距离。
Mazeas博士坦诚地说,在中国工作既让他兴奋又充满挑战,这使他不断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我不会说中文,而且对这里的文化和事务也不熟悉。”Mazeas博士说道。不过,在朋友和同事们的支持下,他逐渐适应了新生活,并且将这视为一次无比珍贵的机会。
“这样的经历会让你变得更加开放,更具适应能力,也能更好地理解和连接他人。”Mazeas博士强烈建议学生们,如果有机会的话,也要走出熟悉的环境,去体验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Mazeas博士专门研究人机交互(HCI)和扩展现实(XR)技术,在本学期他开设了人机交互课程。他有着丰富的为工业应用开发交互式体验的实践经验,他把真实的案例研究融入到课程当中,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更能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这门课程的另一个关键主题是理解文化背景如何塑造技术,Mazeas博士希望学生们能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形成全球化思维,学会为不同的受众做设计。
从法国到中国,从研究者转变为教育者,Mazeas博士的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但他却乐在其中:“只要你把自己觉得困难的事情多做几遍,你也会喜欢上它,并且做得越来越出色。”
本文总结了北师港浸大外教们的初体验,通过讲述美国Holliday - Karre博士和法国Mazeas博士的故事,展现了外教们在中国适应新生活、融入新环境并在教学方面带来新元素的过程。他们积极面对挑战,在适应的过程中也给学生带来了不同的视野和知识,体现了北师港浸大国际化教育的特色。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3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