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运于2月22日结束后的相关情况,包括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创新高,民航在旅客运输量、航班数量方面创历史新高,但平均票价较2024年便宜。同时民航春运从“火几天”变为“火全月”,多家国内机场旅客量创新高,还分析了不同航线需求情况以及国际旅客量和航班量的情况。另外提到高铁对民航的影响,以及国产飞机在春运期间的运营成绩与同座级其他机型存在差距等内容。
为期40天的2025年春运在2月22日画上了句号。据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的数据表明,预计在这40天的春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到了90.25亿人次,这一数字创造了历史的新高度。在民航方面,成绩斐然。累计运输旅客达到9020万人次,平均下来每日运输旅客量为225.5万人次,相较于2024年春运同期,增长幅度达到了7.4%。累计保障航班73.9万班,平均每日1.85万班,比2024年春运同期增长8.3%,不管是旅客运输量还是航班数量都突破了以往的记录,达到了历史新高。然而,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春运期间的平均票价相比2024年同期要便宜不少。并且,国产飞机在春运期间的运营成果,和同座级别的其他机型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火几天”到“火全月”的转变在民航春运体现得很明显。根据中国民航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民航春运已经从过去那种只有几天热度的情况,升级为整个月都很火热。除了除夕当天之外,春运期间民航单日旅客运输量稳稳地维持在200万人次以上,日运输旅客量的变化趋势与往年相比更加的平稳。在春节假期期间,整个民航业累计运输旅客1824万人次,平均每日228万人次,这一数据也创造了春运历史同期的新高。其中2月3日是旅客返程高峰日,民航单日运输旅客量达到248万人次,创下了单日旅客运输量的历史新高。多家国内机场也公布了创新高的旅客量数据。上海机场(600009.SH)在春运期间保障进出港旅客1497.1万人次,和2024年春运相比增长了8.8%,航班量和客流量都创造了历年春运的最高纪录。恰逢亚冬会举办的哈尔滨机场,也迎来了史上最为“火热”的春运,进出港航班客座率超过90%,单日旅客量先后12次打破纪录。三亚凤凰机场在春运期间的国际(地区)旅客吞吐量突破9.12万人次,和去年春运相比增长73.8%,共有7天旅客吞吐量超过9万人次、32天突破2024年单日客流量历史峰值,其中2月5日运送旅客92,604人次,单日旅客吞吐量再次创造历史新高。不仅如此,节后三亚航空市场热度依旧,节后单日客流均在8.2万以上,持续保持高位运行,错峰游的“长尾效应”非常显著。民航局分析指出,“北上广蓉”四个地区间的航线仍然是春运运输的主要通道,东北、海南两个区域以及乌鲁木齐、昆明等“避寒游”“冰雪游”目的地需求旺盛,潮汕、福州、无锡、阆中等具有浓郁中国传统春节特色的文旅城市旅客吞吐量显著增长。同时,由于中国免签“朋友圈”进一步扩大,春运跨境出行需求也有较大幅度增长,日均国际客运航班(往返)1921班,比2024年春运同期增长27.1%。根据航班管家的统计,春运期间的民航国际旅客量约为887.1万人次,和2019年春运相比增长9.0%、同比2024年增长34.5%,但是国际航班量仍然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同比2024年上升29.3%,同比2019年下降10.5%。其中,出港区域主要集中在东亚与东南亚,日本、泰国、韩国排在前三位。在恢复率方面,泰国的水平较低,仅仅恢复到2019年的7成,到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俄罗斯、阿联酋、英国、老挝、意大利等国的航班恢复率已经超过100%,赴美国的航班只有2019年同期的28.7%。值得注意的是,临近春节长假的时候,不少有春节出行计划的旅客发现,自己提前预订的机票又降价了。一到旺季临近,机票就“跳水”,这似乎已经成为近年来的一种常态,这表明一些航线到最后并没有达到航空公司最初预期的高客座率,只能通过临时降价来招揽旅客,尤其是在高铁开始售票之后。近年来,高铁对机票“跳水”的影响愈发明显,对航空旅客的分流影响也在逐渐增大。2024年,铁路发送旅客超过43亿人次,和2023年相比增长了13%,和2019年相比增长了18%。与疫情之前相比,铁路旅客运输量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民航。多家国内航司市场部人士向记者透露,2024年即便是传统旺季的暑运和国庆,票价水平都不如2023年,就是因为不少航线只要稍微提价,旅客就转向了高铁。在春运后半段,也就是春节长假之后,机票“跳水”的幅度更大了。携程数据显示,机票价格在大年初十(2月7日)后逐渐回归平常水平,降幅明显的目的地有重庆、昆明、哈尔滨、三亚、海口,均价下降三、四成。同程旅行数据也显示,元宵节后机票价格下降较为明显,多地出现2折以及更低折扣票。其中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其滑雪项目处于尾季,价格下降更为明显,多地到哈尔滨机票降至1折。关于国产飞机运营成绩单,今年三大航首次均将国产飞机C919投入春运,根据航班管家的统计,C919飞机在春运期间执飞航班两千余班次,运输旅客量近30万人次,平均载客率达83.2%(行业整体的日均客座率在84.5%左右),单机日均3.3班次,平均航程2.0小时(平均航距1169km),航线网络达38条(往返计2条)。除了执飞内地相关干线外,国产C919飞机还在春运期间首次执飞地区航线上海虹桥 - 香港,C919全机队利用率达到了6.5小时/天,同比提升40%。不过,与同级别的其他新一代窄体飞机相比,C919的利用率还有3小时以上的差距。航班管家的统计数据显示,春运期间波音737MAX全机队利用率达9.8小时/天,空客320NEO(LEAP - 1A发动机)的全机队利用率达9.5小时/天,高于使用GTF发动机的A320NEO机型,后者受发动机缺陷问题影响,部分机队处于停场状态,全机队利用率仅6.0小时/天。目前,共有16架C919飞机投入商业运营,其中东航10架、国航与南航各3架,从利用率上来看,国航最优,利用率达到7小时/天,南航稍弱,利用率为5.3小时/天,东航为6.6小时/天。相比之下,国产支线客机C909的利用率相对更弱一些,春运期间的利用率达4.9小时/天,同比提升9%,但比另外两款支线机型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春运期间,庞巴迪的支线客机CRJ900利用率达7.5小时/天,巴航工业的支线客机E190达7小时/天,分别高出2.7小时、2.1小时。(第一财经)
2025年春运在多个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民航运输在整体规模上有增长并创下多项新高,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票价和高铁竞争等。国产飞机在春运期间的运营成绩虽有进步但与其他同级别机型相比仍存在差距,还需要不断发展和提高竞争力。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3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