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报道三件事,一是河南省濮阳市范县地震引发网友诸多疑问以及专家的回应,二是东南大学设立区域国别研究院的相关情况,三是2025年春运长三角铁路的旅客发送情况。
2月22日凌晨2点左右,河南省濮阳市范县发生了3.6级的地震。这一地震事件在网上迅速传播开来,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与热议。许多网友发出了各种疑问,比如山东的震感为何如此明显呢?这是否是因为河南地处平原地区呢?还有网友联系到“江苏兴化发生3.7级地震”“宁夏银川发生4.2级地震”等情况,追问这几次地震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针对这些疑问,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孟潭给出了解释。他表示,此次地震发生在土层沉积较厚的地区,这就导致了放大作用明显,所以感觉到地震的人比较多。不过,这次地震的震级较小,并不具备破坏性。而且,专家介绍说,这次地震和近期发生在其他地方的地震分属不同的地震带,所以它们之间并没有关联。还有网友在网上提出“地壳板块进入活跃期了吗?”这样的疑问,专家回应称,在我国像这样的有感地震其实是比较常见的。
另外一件事是关于东南大学的。为了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着力发展区域国别研究的战略需求,全面推动“新文科”建设的发展进程,切实达成跨学科的交叉融合,东南大学在日前批准设立了一个实体性的研究机构——区域国别研究院。
东南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由学校的首席教授王启龙担任执行院长。这个研究院以争创国际一流、彰显中国特色、熔铸东大风骨为目标,具有“打造一体化大平台、推进跨学科交叉融合、精准聚焦问题导向”的特色。研究院下辖1个高端智库和4个研究中心,这4个研究中心分别是南亚与喜马拉雅研究中心、非洲研究中心、俄欧亚研究中心和东亚研究中心。研究院将以国家需求和行业难点为导向,通过深度研究来推动精准咨询,有效地助力我国基建、数字、智造、标准和文化等产业走向海外,为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东大的力量。
还有关于春运的消息。截至2月22日,为期40天的2025年春运圆满结束了。长三角铁路在这次春运期间累计发送旅客接近9900万人次,与去年春运相比,多发送了近700万人次,增长幅度接近8%,创下了春运旅客发送量的历史新高。
在今年的春运中,长三角铁路的旅客发送总量较去年有明显的增幅。从一组数据来看,在节前的15天里,沪宁杭地区的客流出行比较集中。京沪、沪昆、京港、徐兰高铁,宁蓉、杭深铁路等直通长大干线以及沪宁城际、宁杭高铁等管内高铁线路都迎来了持续的大客流。在春运的40天里,长三角铁路有33天的单日旅客发送量都保持在200万人次以上。受到民众出行意愿增强、旅游市场回暖、新线开通等诸多有利因素的叠加影响,春运旅客发送人数较去年同比增加近700万人次,增长近8%。
今年春运,长三角地区的返乡、返校等刚性客流同样增长显著。在节前15天(1月14日至1月28日),该集团发送旅客超过4060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超过27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7%;节后25天(1月29日至2月22日),该集团发送旅客超过5830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超过23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7%;2月14日至23日,长三角铁路迎来了超过170万人次的学生集中返校客流,创造了新的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开通的池黄、宣绩、杭温、沪苏湖等4条高铁新线在这次春运中的表现非常抢眼,40天累计运送旅客超过800万人次,其中,沪苏湖高铁40天运送旅客接近500万人次,在这4条高铁新线中是运送旅客最多的。
本文报道了三件事,包括濮阳地震及专家回应网友疑问、东南大学设立区域国别研究院的目标和架构、2025年春运长三角铁路的旅客发送情况。这些事件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当下社会的自然现象、教育科研发展以及交通运输状况等。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3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