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岭救援看有偿救援的发展方向 秦岭救援收费:震慑单人穿越者的新举措

在秦岭鳌太线,一位18岁小伙失联4天后被“秦岭牛马队”救援,家属花费8万多元,这是该队首次付费救援,队员称收费是为震慑单人穿越者。文章讨论了目前大部分救援队无偿救援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偿救援的合理性,如从救援成本、旅游法规定等方面来看此次收费有理有据,但有偿救援还存在法律问题,如公共救援和有偿救援费用界限划分等,最后希望能明确法律基础和实施细则,将地方性的有偿救援规则上升到更高层面。

近日,有一名18岁的小伙独自挑战秦岭鳌太线,结果失联了4天之久。后来,小伙被成功找到,但是家属为了这次救援可是花费了8万多元,而这也是“秦岭牛马队”的首次有偿救援。队员江先生表示,收费并不是他们的目的,主要是想借此震慑那些想要单人穿越的人。当下,大多数地方的救援队都是实行“无偿救援”的模式。这种模式有着积极的一面,它彰显出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也体现出满满的人文关怀。然而,它也存在弊端,正是由于多次的无偿救援,使得不少任性的驴友产生了一种错误的想法,他们以为只要自己探险过程中出现危险,就必然会有搜救队来无偿救援,所以这些驴友确实是该被震慑一下了。其实,“任性驴友”自担救援费用这种情况以前就有先例了,这是一个好的发展趋势。就拿这次的事情来说,救援队伍付出了很多,像车马油料的费用、住宿的费用,还有人力等其他成本,而且在救援过程中还有队员受伤了,8万元可能都不足以涵盖全部的费用。鳌太线是明确禁止穿越的区域,这些旅游者明知有风险,而且是法律禁止进入的区域,却仍然冒险闯入,最终导致遇险,这和遭遇意外灾难或者从事正常职业活动遭遇意外伤害是不同的性质。我国的旅游法也明确规定了,旅游者在接受相关组织或者机构的救助之后,应当支付应由个人承担的费用,也就是说旅游者要遵循自甘风险者自担损失的原则,由冒险者来承担相关的救援费用。这么看来,这次收取费用是有充分的理由和依据的。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类似这样的救援成本显然不能无限制地让公共资源或者公益组织来承担。这次的有偿救援一方面是对救援队支出的补偿,另一方面也是一种警示,让那些违规的人要为自己的不理智行为买单。不过,有偿救援还存在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说,如何合理地划分公共救援费用和有偿救援费用的界限,这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要知道,各类救援力量的经费来源是不同的,有的是由政府承担,有的是来自政府拨款和社会捐赠等。面对一些驴友的任性行为,如果救援费用还是按照以前的惯例全部由公共资源来承担的话,恐怕公众是难以接受的。但是,如果让任性的驴友全部自己承担,又违背了设置救援部门和队伍的初衷。甚至可能会产生这样不好的后果:驴友担心费用过高,在遇险的时候不愿意报警,放弃求助从而危及自己的生命。在未来,有偿救援需要进一步明确法律基础和实施细则,从而确保公平合理。建议通过立法来明确救援费用的分摊比例和追偿方式,形成一种规则共识,这样既能保障各方的权利,又能约束那些任性的行为。像黄山风景区从2018年就开始实施有偿救援了,丽江也在2022年正式实施了相关的条例。希望这样的地方性规则能够上升到更高的层次,从而给野外救援提供更好的指导。

秦岭鳌太线小伙失联救援事件引出了有偿救援的话题。文章阐述了无偿救援的利弊,从救援成本、法律规定等方面论证了此次有偿救援的合理性,但也指出有偿救援存在公共与有偿救援费用界限划分等法律问题,最后提出要明确法律基础和细则,提升地方性有偿救援规则的层级以更好指导野外救援。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2962.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