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燕明建议助力养老事业,民政部积极答复,养老服务需求增大,15分钟养老圈构建获民政部回应

在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增大的背景下,全国人大代表区燕明提出持续构建15分钟便捷养老服务圈等建议,包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等。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提出这些建议后,民政部作出答复,表示将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从构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优化养老服务供给、重点扶持失能失智老年人养老机构等多方面来推动养老事业的发展。

区燕明建议助力养老事业,民政部积极答复,养老服务需求增大,15分钟养老圈构建获民政部回应

我国如今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不过,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民众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荔湾区金花街道蟠虬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区燕明,提出了持续构建15分钟便捷养老服务圈,以此推动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2025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近期,记者从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得知,民政部针对区燕明的建议给予了答复。民政部表示,会深入贯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结合大多数老年人居家就近养老的实际状况,进一步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开展制度化设计与体系化建设,从而推动其高质量发展。

区燕明在建议中提出要持续构建15分钟便捷养老服务圈。她指出,当前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在养老服务体系发展不均衡、不充分,养老服务资源供应短缺,基础设施、医疗护理、社区服务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基于此,她建议围绕养老服务格局,聚焦老年人最急切、最关键的养老需求,构建15分钟便捷养老服务圈,让老年人能够在家门口就享受到贴心、周到的养老服务,让辖区内的老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区燕明还提出,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15分钟养老服务圈的政策扶持力度,例如加快相关审批流程、削减相关手续和费用,以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机构投身养老服务领域。

对于这一建议,民政部在答复中表示,接下来将强化居家养老的基础地位,针对有需求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发展家庭养老床位、提供上门服务,大力发展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居家养老服务,推动构建城市地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

与此同时,民政部还提及,将会优化养老服务的供给,鼓励并支持形成一批以照护为主业、辐射社区周边、兼顾上门服务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推动其集中管理运营以及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与乡镇(街道)层面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形成功能互补,共同构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

区燕明在建议中还提出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投入。她表示,据了解,当前我国的养老服务格局为90%的老人居家养老,7%的老人社区养老,3%的老人机构养老。因此,她建议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投入,推动养老服务产业的市场化发展。比如,可以采用税收优惠政策、贷款担保、补贴和奖励等方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行业。

区燕明还建议要加强技术支持和创新应用,推动服务圈建设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通过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使服务圈内的养老服务更加高效、便捷和个性化。

针对这一建议,民政部在答复中指出,下一步将盘活养老机构存量,不断提高已有养老机构对失能失智老年人的专业照护能力,加快提升床位入住率;持续优化增量,重点扶持发展服务失能失智老年人的养老机构,满足失能失智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刚性需求。此外,促进智慧养老服务发展,培育智慧养老新业态,加强智慧养老产品研发。实施养老服务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培养项目,重点提升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应用的能力和水平。

本文总结了在我国老龄化加剧、养老服务需求增大的情况下,人大代表提出构建15分钟便捷养老服务圈等建议,民政部作出积极答复,从构建居家养老服务圈、优化服务供给、扶持失能失智老年人养老机构等多方面来回应,这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养老事业不断发展,逐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2959.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2月23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2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