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潮汕英歌舞的独特魅力与火热出圈

广东潮汕地区的英歌舞,这种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的传统艺术,在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年来它不断“火出圈”,在民俗节庆期间的展演情况以及众多参与者的热情,还有当地对英歌传承所做的努力等。

新华社广州1月23日消息(记者詹奕嘉 赵紫羽),随着一阵“咚咚锵、咚咚锵”的锣鼓声传来,这声音急促且富有韵律。只见古装扮相的表演者迈着欢腾的步伐,手中的英歌槌在空中迅速划过,一道道有力的弧线就这么出现了,一股豪迈之气瞬间破阵而出。

犹如山呼海啸一般,春潮涌动,遍地都是如同英雄般的人物踏着歌声而来。英歌舞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融合了戏剧、舞蹈和武术,长期在广东汕头的潮阳、潮南以及揭阳普宁等地流传。在2006年的时候,它就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年来,英歌舞在网络上持续走红,也就是所谓的“火出圈”,许多网友将其称作“春节必看的传统艺术盛宴”,甚至是“最强过年气氛组”呢。

在农历新年和各种民俗节庆的时候,潮汕地区的“跳英歌”活动就会迎来高潮。1月23日,这一天是腊月二十四,有着“南方小年”的称号,潮阳区有众多英歌队伍上街进行展演,这可吸引了大批的市民和游客前来观看。只要锣鼓声一响起,现场就会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不少人都会跟着英歌队员的节奏鼓掌呐喊,还有人会一路追着英歌队进行拍摄。

在潮阳区文光街道,男子英歌队的表演十分精彩。队员们翻飞跳跃,动作大开大合,锣鼓声、击槌声和呐喊声交织在一起,犹如排山倒海般震撼。而女子英歌队则有着清新的妆容,步伐轻盈,她们身着红绿两色刀马旦装束,柔中带刚。

男子英歌的取材源于《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故事,所以他们的动作威猛而阳刚,服饰色彩鲜艳,音乐也是热闹欢快的。

塔馆英歌队的队员蔡泽鑫是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一学生。他向记者透露,自己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跟着村里的大人跳英歌了。即使离开家乡去上大学,他也没有放弃练习。放寒假后,他更是立马回到家乡归队训练。

蔡泽鑫表示:“英歌充满豪迈热情,特别适合男孩子,跳起来就感觉像是一群英雄好汉在聚会一样。”

女子英歌同样有着独特的文化意蕴,它描绘的是花木兰从军和穆桂英挂帅的故事,充分体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飒爽英姿。

周翊翔在2020年加入了西门女子英歌队,最近每晚她都会带着五个多月大的孩子去参加训练,队员们会轮流帮忙照顾小孩。她说道:“有时候连做梦都在跳英歌,英歌已经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周翊翔还说,归队训练之后,自己对英歌的感情变得更加浓厚了,希望可以一直跳下去。

汕头大学的泰籍留学生吴淑霄对气势磅礴的英歌舞印象深刻。她讲道:“每次在现场观看英歌,我都会被深深震撼。英歌队员们的每一个动作就像是在讲述一个故事,让人看得目不转睛。”她还表示,英歌队员的训练强度、热情以及保护和推广传统文化的努力都令人钦佩。

在潮汕地区,英歌队的数量数以百计,仅仅潮阳区就有130多支英歌队。近年来,潮阳区大力开展英歌进校园活动,已经有30多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常态化英歌培训,参加培训的学生、儿童达到3000多人。

2024年因为在路边和英歌队“对槌”而火爆全网的小女孩庄恩琪就是其中的一员。庄恩琪的父亲庄镕强是当地英歌队的锣手,庄恩琪经常会跟着父亲到训练场,在这种耳濡目染的情况下,她对英歌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她就读的幼儿园也经常组织小朋友们跳英歌操。

只见小恩琪双槌上下舞动,潇洒地转身跨步,在转动的时候突然大喝一声“嘿”……她还自豪地向记者展示了她最近新学的两套打法。庄镕强说,小恩琪现在越来越喜欢跳英歌了,最近半年已经去了两个英歌队学习动作,将来有时间还想到女子英歌队跟着定期学习训练。

临近春节,不少英歌队都收到了来自海内外民间团体和演出活动的邀请。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在今年春节将组织英歌队前往德国、法国参加“欢乐春节”活动。

春节期间,潮汕多地会持续举办英歌展演巡游活动。潮阳区委书记尤朝东表示,该区将于正月初五举办“中华英歌 舞动潮阳”2025年春节潮阳英歌嘉年华活动,除了英歌队伍展演巡游之外,还会设置包括文创、美食等在内的文化集市,好让广大市民和海内外游客享受一场年味浓浓的文化盛宴。

潮汕地区的英歌舞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从英歌舞的表演形式、文化内涵、参与者的热情等多方面进行阐述,讲述了它在传承过程中的一些故事,如众多爱好者的坚守,还提到了当地对英歌传承所做的努力,包括进校园活动等,最后说到英歌舞走向国际舞台以及春节期间的相关活动安排。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051.html

(0)
东海凝丝东海凝丝
上一篇 2025年1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1月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