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平台上有博主称从今年6月起部分地区幼儿园将免费,并列出名单引发关注。记者查询后发现名单来自教育部通知,但这是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名单,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表示这与学前教育免费是两个概念,部分博主的说法是误读,还对学前教育的普及普惠概念进行了阐释,也提到了教育部之前关于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认定标准中经费保障等相关内容。
近日,在不少短视频平台上,有博主发布消息称,自今年6月开始,部分地区的幼儿园将会免费,并且还附上了一份所谓的幼儿园免费地区的名单。此消息一经发布,立刻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
在2月20日的时候,记者经过一番查询发现,这份名单实际上是来源于1月24日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公布2024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名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针对此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这份名单所列出的是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域,这和学前教育免费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就是说,部分博主宣称的“幼儿园教育从今年起免费”这种说法,其实是一种误读。
对于学前教育的普及普惠这一概念,储朝晖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学前教育应该朝着包容性普惠的方向转变,目的是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公平地享受到学前教育的财政经费。
多位博主宣称“幼儿园开始免费就读”
2月20日当天,记者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有一些博主发布了诸如“幼儿园开始免费上”“幼儿园免费试点公布了”之类的文字内容,并且还配上了一份“免费试点地区名单”。在这些视频的下方,有众多网友留言表达了自己的关注。有的网友称自己刚刚给孩子交完幼儿园学费,根本没有享受到免费政策;还有的网友则遗憾地表示,这份名单里并没有包含自己孩子所在的地区。
另外,还有博主解释说,幼儿园之所以开始免费,是因为从今年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将正式实施,其中第六十三条明确规定“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进实施免费学前教育,降低家庭保育教育成本”。
然而,记者经过查询得知,网络上流传的这份“免费试点地区名单”其实是出自1月24日公布的《通知》。教育部在该通知中明确表示,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以及《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办法》的规定,经过县级自评、市级初核、省级评估、国家认定的程序,2024年认定天津市滨海新区等301个县(市、区)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
专家表示:这种说法属于误读
储朝晖表示:“这份地区名单是2024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地区的名单,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地方的学前教育就要免费了。网上所说的‘幼儿园将免费’的说法,是把不同内容拼接在一起之后产生的误读。”
根据教育部之前发布的消息,普惠性幼儿园指的是面向大众、收费合理、保教质量有保障、按照政府指导价收取保教费的幼儿园,这其中包括教育部门办园、其他部门举办的公办性质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储朝晖还称:“这并不代表普惠性幼儿园就是免费的。”他指出,现在的普惠是根据幼儿园的类别来决定孩子能够享受到多少学前教育经费,这样在客观上就造成了一些学前教育方面的公平问题。他还强调:“我一直都在强调,未来需要做出的改进是从带有排序性的普惠,转变为包容性的普惠。因为现在各地的财政情况不同,对学前教育的补助程度也不一样,未来应该让所有孩子都能平等地享受到学前教育的财政经费。”
值得注意的是,本月6日,教育部网站发布了教育督导局负责人就《关于认定一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的通知》答记者问的相关内容。其中提到,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认定标准里,经费保障到位是一个重要方面,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不低于600元/年·人,并且要及时拨付到位;二是落实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健康稳定发展。
此外,教育督导局负责人还表示,通过之前的评估发现,有关省份的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改革发展,指导市县对照评估标准有序开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工作,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并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创造出了一些典型的经验做法。例如浙江天台县、福建漳州市长泰区、贵州龙里县等地,近年来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年均增长超过25%;上海、新疆等省份的部分地区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超过每生每年2000元,天津市达到每生每年1200元。
文章围绕短视频平台上幼儿园免费的传闻展开,记者查证后发现传闻中的名单是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名单,专家表示将其解读为幼儿园免费是误读,还详细解释了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概念、相关经费保障以及各地在学前教育方面的一些成果和经验做法等内容。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2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