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突发故障,多地消防紧急救援,国家部署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聚焦电梯安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工作要点部署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其中重点提到电梯安全相关行动。同时列举了山东、江西、江苏等地的电梯突发故障事件以及救援情况,还分析了电梯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包括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并给出了乘梯人被困时的自救指南。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期印发了《2025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要点》,着手部署开展隐患整治专项行动。这其中,持续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是重要内容,重点开展的包括电梯安全筑底等五大专项行动。厢式电梯给人们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这些事故可能是设备故障或者人为因素导致的。就像近期,多地消防部门都接到了居民乘梯被困的报警。例如,2月15日晚上8点,山东滨州一小区有8名居民被困电梯,消防救援人员接警后在小区业主指引下,通过应急通道到达被困人员位置。当时电梯停在9楼与10楼中间,消防员用电梯钥匙打开外门后,却发现内门紧闭无法打开。消防员一边安抚被困人员情绪,一边调试内门开关,经过几分钟紧张操作,最终打开内门,成功救出被困人员。无独有偶,江西赣州市全南县某小区在2月9日晚上10点也发生了类似事件。一名男子乘坐电梯上升时,电梯故障停在10楼与11楼之间。消防员到达现场后发现10楼电梯外门无法打开,为避免次生事故,等到电梯维保人员到场后,从11楼打开外门,利用缝隙救出被困男子,经检查男子身体无恙。江苏泰州也发生过儿童被困电梯事件。公共场所画面显示,女童独自进电梯误操作,差点夹住男童,随后电梯门迅速关闭,两名儿童被困超过30分钟。消防员在电梯维保人员配合下,用钥匙打开外门,内门虽打开但门缝窄,消防员找来木板抵住门框引导儿童逃出。事后消防员提醒家长要看护好孩子,物业也表示要对电梯集中检查维护。电梯安全不是小事,上下电梯都需要注意。为什么厢式电梯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呢?记者采访了相关行业人士。据介绍,乘梯人的不良行为是造成电梯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北京某酒店工程部经理刘奎雨表示,电梯故障主要是人为因素,比如客人使用不当,强行扒门、撞击轿厢、在电梯内蹦跳等行为,会损坏电梯门系统和轿厢结构。还有就是维护保养不到位,电梯维保人员未按规定时间保养,潜在问题不能及时发现,积累多了就会导致故障。业内人士还介绍,厢式电梯出厂时虽有多重安全保护措施,像防止坠落的轿厢缓冲器和防止超速的限速器等,但乘梯人不当操作,如反复按开关按钮或者全按楼层按钮等行为,会影响电梯运行程序灵敏度,造成门闭合故障,增加安全风险。其中最常见的不良乘梯行为是用身体或物品阻挡电梯门关闭使电梯停在固定楼层。江苏扬州电梯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姚忠表示,乘坐电梯时不要用异物阻挡电梯门,否则会破坏门机和开关门部件,还可能导致溜车,进而引发夹人或伤害事件。并且电梯门的光幕感应系统,若持续挡门超20秒,电梯会启动自我保护程序强行关门,多次这样会干扰电梯判断,导致停运。如需长时间开门搬运大件行李,应联系物业或维保人员协助。除了人为因素,环境因素如温度、受潮情况、设备老化等也容易引发电梯安全事故。那乘梯人被困时该如何自救呢?消防部门表示,乘梯人遇电梯故障首先要保持镇静,不击打电梯门,在确认电源通畅时第一时间报警求助。怀柔区消防救援支队雁栖消防站站长陈福宁介绍,乘梯人应迅速按下紧急呼叫按钮,这个按钮与值班室或监控中心相连,能发出求救信号告知被困位置和情况。若按钮失灵,可通过手机拨打119或电梯内标识的救援电话,打电话时要准确说明被困电梯的具体位置。消防员还介绍,电梯轿厢不是密闭空间,停电时也与外界空气连通,被困者无需担心窒息。若报警无效,可间歇性呼救或拍打电梯门吸引注意。在等待救援时,不要擅自爬出电梯、强行扒门或试图出入轿厢,以免坠入井道。若发现电梯有下坠趋势,在确保自身安全前提下,按下所有楼层按钮,一旦紧急电源启动可停止下坠。当电梯已经下坠,应将背部和头部紧贴内墙呈直线,弯曲膝盖、提起脚跟,握住扶手或扶住电梯壁来减缓冲击力。乘梯人发现电梯运行有异常声响、抖动或门关闭不严时,应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

本文总结了国家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工作部署,重点强调电梯安全。通过多个电梯事故案例阐述了电梯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包括人为因素如不良乘梯行为和维护保养不到位,环境因素如温度等。同时也详细给出了乘梯人被困时的自救指南。这些内容都旨在提高人们对电梯安全的重视,保障乘梯安全。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1951.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2月22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2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