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对浙江正导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交所IPO获受理一事进行详细报道,通过追溯其从创立到如今的发展历程,包括股权的多次变更等情况,让读者全面了解正导技术这家企业。
瑞财经 严明会 近期,浙江正导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导技术)北交所IPO已被受理。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其保荐机构,薛力源、张旺为保荐代表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则是其会计师事务所。
正导技术是一家专门从事弱电线缆和精密导体设计、生产与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旗下子公司江西正导更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回溯到1987年,23岁的仲华从部队退伍后,进入湖州市练市针织二厂工作,担任行政部车队长。五年之后,他成为了湖州电线电缆厂的厂长,而该厂正是正导技术的初始股东。
1997年1月,在仲华担任厂长的第五个年头,湖州电线电缆厂出资成立了正导技术的前身湖州正导光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正导有限”),其持股比例达到90%,当时正导有限另外10%的股份由正导有限的经理陈源碧持有。
2001年3月,湖州电线电缆厂旗下的另一家公司湖州正导线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正导集团”)对正导有限增资200万元,从而获得了公司66.67%的股份,这使得湖州电线电缆厂和陈源碧的持股比例分别被稀释为30%、3.33%。
2003年1月,仲华首次获取正导有限的股权。当时由于企业体制改革,湖州电缆厂和正导集团都已注销,仲华实际控制的浙江湖州正导线缆有限公司(后更名为浙江正导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正导光电”)承接了湖州电缆厂和正导集团的所有债权债务。
所以,为了梳理关系、明确投资主体,湖州电缆厂、正导集团更名为正导线缆,二者总共持有正导有限96.67%的股份。
与此同时,当年7月,陈源碧把自己持有的正导有限3.33%的股份转让给了仲华,正导线缆也将其持有的143万元出资转让给了仲华。转让完成之后,正导有限的持股情况变为正导线缆持股49%,仲华持股51%。
然而,2003年年底,正导线缆又对正导有限增加了出资,之后正导线缆的持股比例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直到2009年4月,仲华将自己所持有的所有股权转让给了正导线缆,至此正导有限完全由正导线缆全资持有。
2010年3月,正导线缆进行股份改制,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名称也变更为“浙江正导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而在此之前一个月,仲华的女儿“陆航”首次持有了正导线缆股份,从而间接获得了正导有限的股权。当时陆航年仅20岁,获取正导有限股权时还是一个等待高考的高中生,当年秋季才被上海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录取。陆航大学毕业后顺利进入上海引航站工作,从2010年至今,她未曾在正导技术担任任何职务。
2022年2月,因为正导有限计划筹备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并公开转让,为了方便股东直接参与对拟挂牌公司的治理,并且满足股份公司对股东数量的要求,正导光电将其持有的股权分别转让给了仲华、陆航、沈建平、张亚芳、邱炳辉、严炳发、罗英宝、俞建伟及沈晓红等9名自然人,也就是正导光电的9名股东。
此次转让完成后,仲华、陆航父女分别成为正导有限的第一大、第二大股东,父女二人分别持有公司52.37%、16.54%的股份。
2022年4月27日,正导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名称也变更为“浙江正导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八个月后,2022年12月21日,正导技术正式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并公开转让。
截至正导技术此次递交招股书之前,仲华直接持有正导技术50.8%的股份,其女儿陆航作为其法定一致行动人持有正导技术16.05%的股份。所以,仲华总共能够控制正导技术66.85%的表决权,是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本文总结了浙江正导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从1987年企业相关人物的起步开始,详细阐述了正导技术在股权结构方面的多次变更,包括从各个股东的进出到公司名称的更迭等情况,直至其北交所IPO获受理,全面展现了正导技术的成长脉络以及当前的控股结构。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1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