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2025年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了自去年底会同有关部门印发相关指南后,今年在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上的一系列举措,包括发布多项国家标准、在多个方面加快标准研制,以及下一步将加强协调、提升供给效率推动标准落地应用等内容。
3月28日消息,今日上午,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了2025年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从市场监管总局官网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王秋苹在此次发布会上介绍道,随着人工智能产业和应用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市场监管总局就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对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展开了新一轮的规划。进入今年以来,聚焦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市场监管总局加大了标准供给的力度。先后发布了人工智能大模型通用要求、测评指标与方法、服务能力成熟度评估等国家标准,这些标准的发布就如同为规范人工智能应用“夯基架梁”“铺路架桥”,为人工智能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期,总局更是在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国家标准的研制工作,进一步落实《指南》的总体布局,持续健全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标准体系。
在算力平台方面,市场监管总局正加快推动深度学习编译器、高质量数据集、计算调度与协同等标准的研制工作。通过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完善,能够优化人工智能数据服务,推动人工智能计算资源实现高效利用与整合,从而助力培育良好的产业生态,让人工智能在算力方面得到更有力的支撑。
在大模型方面,加快推动机器视觉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等通用大模型标准,以及推理引擎、检索增强等大模型应用和优化技术标准的研制。这些标准的制定可以为产业研发、选型和应用大模型提供科学的指导,促进大模型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场景。
在具身智能和智能体方面,加快部署智能语音交互、计算机视觉、知识图谱等标准,这些标准的部署能够引领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的发展方向。同时,研制智能移动终端、智能办公软件等标准,能够指导人工智能相关产品和服务进行升级,提升其性能和用户体验。
在人工智能行业应用方面,推动工业大模型、钢铁行业大模型等标准的研制,这些标准将服务于智能制造发展和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围绕医疗、家居等生活场景,以及交通等重点行业需求开展应用标准的研制,能够促进人工智能与各行业发展实现深度融合,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安全治理方面,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和优化训练等环节,开展数据安全标准的研制,以此保障生成式人工智能全流程的数据安全。加强人工智能应用安全分类分级、能力成熟度评估、伦理治理等标准的研制,保障人工智能技术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让人工智能在安全的框架内发挥更大的作用。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借助国家人工智能标准化总体组,加强跨行业、跨领域人工智能标准的协调工作。启动绿色通道,提升标准供给的效率,以便能够快速响应产业发展的需求,推动相关标准尽早出台并落地应用,为人工智能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本文围绕3月28日市场监管总局2025年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展开,介绍了自去年底印发相关指南后,今年在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上的多方面举措,涵盖多个领域的标准研制,以及后续将加强协调、提升效率推动标准落地,体现了市场监管总局对人工智能产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视和积极推动,有助于人工智能产业的规范、健康、快速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45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