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对比亚迪的多方面分析,包括比亚迪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前景,如2026年可能成为其全球化战略的转折点,到2030年整车销量有望突破1000万辆等,还分析了比亚迪在智能驾驶方面的情况以及股价的潜在上涨空间等内容。
在比亚迪港股股价从年初到现在上涨了40%之后,摩根大通提出了一个相当关键的“终极问题”:如果比亚迪真的能够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成为像“丰田”那样的巨头,并且在2030年左右达成约1000万辆的全球出货量的话,那么这家公司长期的上升空间会是多么巨大呢?摩根大通觉得,随着泰国、印尼等海外生产基地开始投入生产,2026年将会成为比亚迪走向全球化战略的极为重要的转折点。届时,比亚迪的全球交付量有望冲破650万辆,其在全球轻型汽车市场的份额也将扩展到7%。等到2030年的时候,比亚迪的整车销量更加有希望突破1000万辆,整体的净利润有望达到1754亿元。基于这样的分析,摩根大通的分析师将比亚迪2026年的目标价格提升到了600港元(港股)/560元人民币(A股),和目前的股价相比,这有着66%/54%的上涨空间。从图片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些相关的情况(此处插入相应图片)。2026年这个国际化的转折点意义非凡。摩根大通的分析师赖以哲团队在2月20日的报告里提到,在和近200位投资者进行沟通之后,他们发现投资者们越来越相信比亚迪在国内外市场的长远规划了。分析师们认为,2026年对于比亚迪的全球战略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到那个时候,比亚迪在泰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和匈牙利的四个海外生产基地或者整车产线将会建成,并且逐步提升产量。其中,泰国的工厂会在2025年上半年率先开始投产。这无疑会给比亚迪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提升全球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虽然欧盟打算提高关税,但是比亚迪却打算通过配置或者产品本身,而不是依靠价格来在海外开展竞争。同时,国内插混领域的机遇正在不断增加,海外或许也是这样的情况,这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商业机会。摩根大通预计,到2026年的时候,比亚迪的全球交付量(包含中国市场)将会达到650万辆,其中海外市场的交付量大约为150万辆。这也就表明比亚迪在全球轻型汽车市场(包含燃油车)的份额将会从2023年的3%扩大到2026年的7%,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份额(不包括油电混动)将会维持在22%左右。在短期方面,分析师认为3月24日的财报日将会是比亚迪的下一个关键节点。在竞争格局方面,摩根大通认为,在中国汽车市场,比亚迪和其他那些已经推出或者即将推出类似L2级别智能驾驶功能的中国同行之间,并不是一种“零和博弈”的关系。相反,那些目前产品没有搭载类似功能的外国大众品牌,特别是那些定价在中低端的品牌,将会面临更大的市场份额流失的压力。分析师指出,随着比亚迪等中国品牌积极推出价格适中且具有竞争力的智能驾驶产品,中国汽车市场将会呈现出两大结构性的趋势:一是L2 NOA(导航辅助驾驶)的渗透率会快速提高,在未来的几年里可能会从7 - 8%左右上升到15 - 20%;二是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会加速增长,到2030年或者之前可能会达到大约80%。从相关图片(此处插入图片)可以看出一些趋势情况。分析师还认为,比亚迪是真正能够推动L2功能在中国普及和渗透的主要整车厂商,因为比亚迪拥有完备的产品组合、广泛的分销渠道,以及强大的垂直整合能力。在智能驾驶技术方面,摩根大通认为,投资者通常可以把中国品牌分为两类:一类是像小鹏汽车这样的自研解决方案的公司,这类公司具备开发自研算法解决方案的能力,甚至有潜力开发自研芯片;另一类是系统整合方法,大多数中国品牌目前都属于这一类,它们和半导体芯片、传感器、数据、算法领域的关键供应商合作,同时努力开发自研解决方案,比亚迪目前就属于这一类。摩根大通表示,比亚迪的合作伙伴包括英伟达、地平线、Momenta、文远知行、速腾聚创、禾赛、博世等。摩根大通认为,从长远来看,比亚迪的目标可能是为其智驾产品开发垂直整合解决方案,包括传感器和芯片。考虑到比亚迪已经在生产电池和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等关键组件,这个目标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的。尽管搭载智能驾驶功能会增加成本,但是比亚迪并没有上调新车型的厂商指导价。摩根大通觉得,这是另一种形式的价格营销,不过比亚迪有能力通过规模经济、向供应商传导压力以及改善产品组合来缓解成本压力。摩根大通预计,2025年公路NOA的物料成本将会从2024年的4000 - 5000元人民币降低到大约3000元人民币,而同期城市级NOA的物料成本将会从大约2万元人民币降低到1万 - 1.5万元人民币。成本的下降将会推动高阶L2功能的普及。摩根大通预计,搭载城市级NOA的汽车售价将会从去年的大约20万元人民币或者以上降低到今年的大约15万 - 20万元人民币,而搭载公路NOA的汽车售价也可能从去年的15万元人民币以上降低到今年的10万元人民币。摩根大通基于多种假设评估了比亚迪股价的长期上升空间。分析显示,比亚迪的长期股价可能在515 - 685港元/股之间。该行基于长期目标价区间的中值,得到截至2026年6月的目标价600港元/560元人民币。这个目标价对应的是1.7倍/1.5倍的2025/2026年预期市销率,隐含目标市值约为17440亿港元/2230亿美元,而丰田的市值为2870亿美元。作为对比,小米集团汽车业务的2026年预期市销率超过3 - 4倍。
文章主要围绕摩根大通对比亚迪的分析展开,涵盖比亚迪的全球市场布局、销售目标、在智能驾驶方面的表现以及股价的潜在走势等多方面内容,详细阐述了比亚迪在全球汽车市场竞争中的机遇、发展方向以及与其他品牌的对比等情况。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1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