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制造业的崛起:从传统到创新的华丽转身,2024年的宁波:制造业创新与科技融合的典范

春节过后宁波制造业的发展情况,包括宁波瀚晟传动技术有限公司在减速器研发方面取得的成果,宁波在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上的增长,以及在人工智能、临港工业转型、科创成果转化等多方面展现出的创新活力和积极发展态势。

春节刚过,宁波瀚晟传动技术有限公司的生产线就再度忙碌起来。据该企业负责人范正富介绍,减速器作为机器人最核心的部件之一,他们公司专注于新型底层传动技术精心研发,其关节减速器在精度、寿命等关键指标上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并且和多家头部厂商达成了合作关系。在宁波市“科创甬江2035”这种关键技术突破计划等大型项目的支持下,瀚晟成功突破多项技术瓶颈,有希望在全球高端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2024年,宁波在制造业发展上可谓是全链条发力,全领域追求创新。这一年,宁波新增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21家,总数达到了104家,从而成为全国首个“百冠之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8800家,其增速连续3年在全省排名第一。

宁波作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把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作为发展重点,通过更新产业、强化平台、优化生态等方式,促使“宁波制造”朝着世界一流水平大步迈进。在过去的一年里,宁波的人工智能、高端制备、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都达到了两位数,带动“361”产业集群产值增长7.5%,新增“三首”产品的数量也创下新高。在东海之滨,创新的力量蓬勃发展。

当前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十分激烈,在宁波,一条由行业冠军和“小巨人”企业组成的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像瀚晟的关节减速器、舜宇光学的定位相机、柔星科技的柔性电子皮肤等新产品,它们科技含量很高,市场前景也非常好,这些企业通过将各个点串联成“链”,推动宁波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加速迈向一流水平。2024年,宁波规上人工智能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5%。

宁波是靠临港工业起家的,曾经的经济底色比较传统。近年来,这座城市发挥其制造业大市的技术和配套优势,打造出一批新兴和未来产业集群,把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作为突破口,从而解决了“造什么”“怎么造”这两个重要问题。在去年,宁波新增共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2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2个,新能源汽车产量在全省所占比重超过42%。为了聚焦新产业、“新赛道”的技术创新需求,“科创甬江2035”计划立项了301个重大项目,计划补助资金超过10亿元。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镇海区虽然面积不大,但在新材料行业却拥有5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12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招宝磁业副总林建强表示:“多亏了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宋振纶团队的专利许可技术,我们实现了磁钢免酸洗,这为企业拓展海上风电等多元化应用场景提供了支撑,预计每年能够新增产值8000万元以上。”

在甬江畔,科创策源的集聚效应正在不断释放。据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消息,自该所建立以来,已经有百余项重大科技成果实现了转移转化。不久前,该所牵头建设的海洋关键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顺利获批,这有助于宁波在“国重”领域取得突破。当前,宁波正在加速构建以宁波材料所、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宁波大学、甬江实验室等为龙头的“520”科技创新体系,以推进人才的育、引、用、留。

良好的环境也是生产力。为了推动产业链和科创链共同融合发展,宁波提前布局概念验证中心等新载体来推动成果转化,在去年,该市的技术交易额首次突破千亿,达到1217.04亿元。新年伊始,甬江实验室信息材料与微纳器件制备平台研发线投入使用,这也是宁波首个高能级微纳平台。平台负责人钟飞说:“先进封装已经成为提升芯片性能的主要手段,高能级微纳平台是实现这一技术的基础支撑。”并且他们建立了标准化工艺库,可以满足不同芯片的研发需求。

本文总结了宁波制造业在2024年的发展成果,包括企业在技术研发、产业融合、新兴产业打造、科创成果转化等多方面的成绩,展现出宁波在制造业从传统向创新转型过程中的积极探索和蓬勃发展态势,体现了科技创新、政策支持、良好环境等多因素对制造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0523.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2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