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入选者徐科的经历,他在取得众多成果后,从华为离职入职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担任准聘副教授,还会涉及他的研究方向、对新工作的展望以及AI产业化面临的挑战等内容。
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站最近有一则消息火速登上热搜。曾经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还在华为云担任数据智能领域技术专家的徐科,现已入职自己的母校南京大学,在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担任准聘副教授。
徐科的求学之路成绩斐然。他在2015年于南京大学成功获取学士学位,到了2019年又在香港科技大学拿到博士学位。他专注于大数据智能分析以及可视化研究,在数据科学领域的重要国际学术期刊与会议上,总共发表了10多篇论文,还申请了13项专利,更是获得过人机交互顶级会议ACM CHI 2018最佳论文奖提名。
在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之后,徐科在华为云出任数据智能领域的技术专家。他作为主要创始人参与打造了华为云首个BI数据智能云服务DateArts Insight,在数据可视分析和BI Copilot方案方面贡献卓越,并且这些成果已经在华为ERP、工商银行等50多个客户那里实现了商业化应用。
“天才少年”这一光环加上AI技术的热门,让徐科备受关注。当被问到是否觉得自己是天才的时候,徐科自嘲地说:“这只是个招聘的头衔罢了,我们(计划入选者)常常开玩笑说,是不是天才不好说,但肯定不再是少年了。”徐科表示,在他读博士期间就对数据智能和可视化的研究方向产生了浓厚兴趣,当时业界在这个方向的探索也存在问题和挑战,于是他就挑起了牵头研究的重任。
AI的研究方向众多,那数据智能和可视化究竟是什么呢?就像字面所表达的那样,就是达成数据的可视化并且进行智能分析。徐科解释说:“实际上就是运用高阶智能算法,挖掘出海量数据背后所蕴含的价值。”数据之中蕴含着发展的动力,但庞大的数据量是普通人难以掌控的。我们开发技术和产品的目的就是降低普通人应用数据的门槛,“例如在新闻行业通过数据分析来生成叙事化的新闻故事;在商业领域则是通过挖掘业务见解来支持重要决策以及更高效的业务运营。”
徐科说:“为了实现更精准的数据洞察,目前已经有一些趋于成熟的落地孵化产品,我也到了迎接下一个挑战的时候了。”他表示,在学术界工作一直是自己的人生理想。此次入职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他将会加入学院在机器视觉与模式识别、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前沿方向的研究团队。他会把自己的研究专长与学院的特色相结合,投身于AI for science(类脑科学、医疗健康)等方面的科研攻关工作。
当下,AI与机器人结合、AI与无人驾驶的应用场景已经开启,大模型更是在全网火爆。然而,业界普遍认为,AI的产业化在具体的行业领域应用方面,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徐科说:“比如说不同的研究领域有着不同的科学问题、经验积累、行业规则,还有大量有价值的数据,怎样让它们与通用的AI技术相结合,从而产生真正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呢?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了解,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属于南大苏州校区首批建设的学院之一。其定位是发展新工科,朝着面向行业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方向发展,更侧重于应用。从企业界到高校,他也将为高校注入更多的产业经验,带领未来的硕士、博士生,加强与工业界的合作。“我们学院不只是在理论和基础研究方面进行创新,而且更加注重创新成果的落地,把研究转化为能够对外提供服务的产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陶善工
徐科的职业发展轨迹,从在南京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求学到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再到入职母校南京大学担任准聘副教授。还介绍了他的研究成果、对新工作的展望以及AI产业化面临的挑战,徐科的加入也将为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带来产业经验并助力科研成果转化。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9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