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哪吒2》的爆火,导演饺子遭遇多个平台账号被假冒的情况。有网友误将假冒账号当真并进行互动。片方证实微博认证账号为真,其他平台带其ID账号为假。这些假冒账号目的多为带货牟利,这种行为在法律上属于侵权,甚至可能涉及刑事责任。虽然抖音已处理部分仿冒账号,但平台能否持续有效清理令人疑虑。类似假冒名人账号事件屡见不鲜,平台应反思并提升技术能力和建立预警机制。
《哪吒2》一经上映就大获成功,爆火的影片让其导演饺子(杨宇)的人气也如同火箭般飙升。可就在这一片繁荣景象之下,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众多网友纷纷发帖爆料,称在网络上冒出了好些个疑似假冒饺子导演的账号。
许多不明就里的网友误把这些假冒账号当作是导演本人的账号,于是在这些账号下留言互动。他们有的针对电影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有的向“导演”询问影片中的一些细节,还有的热心地呼吁广大影迷们齐心协力,想把这些账号的粉丝量推到1000万之多。
这一情况引起了媒体的关注,有记者专门就此事向《哪吒2》的片方进行求证。片方的工作人员给出了明确的答复,他们表示,在微博平台上经过认证的账号确实是饺子导演本人的账号,然而在抖音以及快手等其他平台上,那些带有饺子导演ID的账号都是假冒的。工作人员还透露:“我们也在密切关注这件事情。”
那么这些假冒账号背后的目的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也很“纯粹”,就是想趁着《哪吒2》的这股热度,抢先注册账号,从而收割一波快钱。仔细查看这些账号就会发现,其中大部分都挂有商品链接,所售卖的商品种类繁多,像日用百货、各类图书、时尚衣服之类的应有尽有,有些账号甚至已经开启了带货直播。从这些蛛丝马迹就能够清晰地看出这些假冒账号背后的不良企图。
从法律的角度来审视这件事情,这些假冒账号的行为已经构成了赤裸裸的侵权。根据我国的民法典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可以通过干涉、盗用、假冒等手段来侵害他人的姓名权。而且,如果冒用他人名字去谋取非法利益,这种行为还有可能涉嫌诈骗等刑事责任。
不过,考虑到这种冒用他人账号的行为发生得十分频繁且高发,如果仅仅依靠当事人一个一个地去维权,显然是不太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恐怕就需要各大网络平台出面进行统一的清理了。抖音集团已经做出了行动,从2月7日开始到现在,抖音已经累计回查并处置了400多个仿冒导演杨宇的账号,而且对于新出现的仿冒行为,仍然在持续地回查以及拦截当中。针对不同的情节,抖音采取的具体手段包括重置清空账号资料、限制用户修改资料、限制投稿权限,甚至直接封号等措施。虽然平台的这种态度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平台能否一直保持这种高压态势,不同的互联网平台之间能否统一步调共同进行清理,公众对此或多或少还是存在一些疑虑的。毕竟,冒用知名人士的身份来非法牟利这种现象,在互联网平台上就像是一种久治不愈的顽疾,过去也经常发生类似的情况。
其中最为著名的案例就是假“靳东”事件了。在一些平台上出现了一大批冒充演员靳东的账号,这些账号专门将目标瞄准了中老年人,对他们实施诈骗行为。除此之外,利用AI技术制造假冒名人账号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像明星艺人刘德华、黄百鸣,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小米董事长雷军、医生张文宏等,都成为了AI仿造账号的受害者,他们中的很多人还特地发布了澄清声明。
此次饺子导演的假冒账号大规模出现,实际上也是类似问题的再次重演。对于这种情况,平台确实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而且不能仅仅停留在事情引发舆情之后才进行事后清理。可以想象得到的是,这些假冒账号本来就是想趁着热度快速赚钱,如果平台总是后知后觉的话,很可能很多账号在平台采取行动之前就已经达到了牟利的目的。
所以,平台的技术能力有必要进一步提升。这其中包括在账号注册的时候进行更加严格的身份核实,对账号关键词以及诱导信息进行更为细致的审核,还要对网友的投诉给予迅速的反馈等等。只有不断地完善这些方面,才能够在第一时间对假冒账号进行有力的限制,从而尽早避免这些账号产生不良影响,造成公众的混淆。
另外,对于平台来说,对于像《哪吒2》这种在短时间内就能引发巨大关注的文化现象,不妨启动提前预警机制。对可能发生的假冒行为进行预判,事先优化审核机制,提高审核的强度。在如今这个信息快速流转的互联网时代,抢注假冒账号的情形已经变得十分普遍,那么平台部署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机制,避免类似的问题反复出现,这也应当成为平台完善站内生态的一门必修课。
本文总结了《哪吒2》爆火后导演饺子被假冒账号困扰的现象,阐述了假冒账号的目的是牟利且涉及侵权违法。抖音虽有处理但平台能否持续清理存疑,还列举了其他名人被假冒的案例,强调平台应反思,提升技术能力如注册身份核实等,同时建立提前预警机制以完善站内生态。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9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