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十八)医圣张仲景诞辰1875周年时,仲景宛西制药在南阳西峡举行隆重纪念仪式。活动以“赓续仲景之光 弘扬国医精粹”为主题,近万人参与。还介绍了纪念仪式的具体情况,包括诵读经典、吟唱颂歌等环节。同时提到了同期开幕的仲景健康节的相关情况,以及纪念活动对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意义,也介绍了仲景宛西制药的理念与贡献。
2月15日,正值农历正月十八,此时春意已然逐渐浓厚起来,世间万物开始复苏,而这一天,也是医圣张仲景诞辰1875周年的特殊日子。医圣张仲景,在中医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宛如一颗璀璨的巨星,他的贡献对中医药文化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为了深切缅怀这位伟大的医圣,传承那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仲景宛西制药在南阳西峡精心筹备并举行了一场极为隆重的纪念仪式。
这场纪念仪式以“赓续仲景之光 弘扬国医精粹”为主题,它就像是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近万名民众以及游客怀着满心的崇敬之情,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大家怀着共同的目的,那就是纪念这位伟大的中医药先贤。
在清晨的医圣山,那景象甚是壮观,旌旗在空中随风招展,前来祈福的人们就像那潺潺溪流,源源不断,络绎不绝。就在这样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之中,纪念仪式缓缓地拉开了它的帷幕。
活动的现场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众人齐聚在一起,神情庄重地诵读着《伤寒杂病论•序》,那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仿佛是在与医圣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紧接着,《医圣颂》的吟唱声又悠悠响起,整个仪式简洁而又古朴,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声音都饱含着人们对医圣张仲景深深的敬仰与缅怀之情。对于仲景宛西制药来说,纪念医圣的活动是每年开春后的头等大事,这不仅仅是对中医药文化单纯的传承与弘扬,更是企业“祈福安康,护佑大众”这一精神的完美体现。
仲景宛西制药的董事长、总经理孙锋也参与到了祭拜仪式之中。他表示:“我们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重视起中医药文化。这既是我们对仲景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也是我们对传统医药文化的一种诚挚致敬,更是我们对身心健康的崇尚。我们衷心地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让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像种子一样广泛传播,让中华智慧那耀眼的光芒得以长久延续。”
值得一提的是,在医圣张仲景诞辰1875周年这个特殊的时刻,2025年春季的仲景健康节也隆重启幕了!据了解,仲景健康节可是仲景宛西制药基于张仲景中医药文化特色精心打造的文化节活动,它就像是一座桥梁,是“三分钟讲透经典”这一理念落地惠民的节会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通过各种体验活动、健康讲座以及特色服务等方式,与广大用户进行深入的互动,就如同涓涓细流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推动中医经典知识走进千家万户,让中医药的智慧如同阳光雨露般惠及万家健康。
仲景健康节自2021年启动以来,每年都会举办春季和秋季两期活动,到现在已经成功举办了8季活动。在这四年的时间里,仲景健康节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行者,从南阳出发,走向上海;从郑州迈向深圳;从医圣的故里出发,走进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进而遍布全国的大江南北。在这期间,一共举办了超过200场的文化体验活动,健康科普讲座的场次更是超过了800场次,精心制作的健康科普视频数量超千条,这些活动直接触达的人群超过了百万人,而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力更是达到了过亿人次。
正月十八纪念医圣的诞辰,如今已经演变成了南阳人民一项具有特殊意义的民俗纪念活动。在活动现场,舞龙舞狮的表演充满活力,划旱船的节目也是趣味横生,这些精彩的表演轮番上阵,好不热闹。医圣山下更是连续唱上三天大戏,传统的民俗表演与中医药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如同夜空中的繁星与明月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独特而又迷人的文化画卷。
这场祭拜活动的意义非凡,它不仅仅是人们对医圣张仲景表达敬仰和缅怀之情的方式,更是对仲景文化的一种有效的传承和弘扬。通过这样的活动,民众们将内心深处对张仲景的崇敬之情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增强了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和尊重。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以仪式为载体促进传承的模式,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激发了更多的人对中医药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燃起了他们学习中医药文化的热情,从而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长期以来,仲景宛西制药一直坚守着“药材好,药才好”这样的制药理念,并且秉承着“让老中医放心,让老百姓放心,让老祖宗放心”的社会承诺,在中药材种植、中药科研、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弘扬以及仲景品牌打造等多个方面都做出了积极而又卓越的努力,就像一位默默耕耘的农夫,精心呵护着中医药这片广袤的田野。
文章讲述了仲景宛西制药在医圣张仲景诞辰1875周年举行纪念仪式,包括仪式的情况、意义等,同时介绍了同期开幕的仲景健康节及其影响力,以及纪念活动对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积极意义,还阐述了仲景宛西制药在多方面为中医药发展做出的努力。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9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