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千万工程”国情观察实践团队到浙江省绍兴市漓渚镇棠棣村进行实地调研的情况。这个有着“千年兰乡”美誉的棠棣村,村名充满诗意。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棠棣村在“千万工程”的推动下,兰花产业蓬勃发展,文化传承有序,村庄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兰花,自古以来就因其馨香、高洁的品质备受人们喜爱。在浙江省绍兴市漓渚镇,有一个名为棠棣村的地方,它被评为“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还有着“千年兰乡”这一闻名遐迩的称号,村名本身也充满了诗意,蕴含着美好的寓意。据扬子晚报/紫牛新闻于2月18日报道,扬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千万工程”国情观察实践团队,有七名成员在寒假期间,前往这个景色秀美的棠棣村开展实地调研。
琳琅满目的景象
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文化传承是重要的底色。记者经过采访得知,实践团队的成员们深入到村子里的每家每户,从村民们的讲述中,一点一滴地了解到棠棣村人与兰花之间存在着极为深厚的联系。在这个有着千年兰乡之称的地方,村民们世世代代都在与兰花打交道。对于棠棣村的村民而言,兰花不仅仅是一种用以维持生计的植物,更是代表着家乡的一种精神象征。近年来,随着“千万工程”不断地推进和深入实施,这朵“兰花”绽放出了前所未有的绚烂光彩。小小的兰花,成为了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重要力量,而棠棣村也因此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实践团队成员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千万工程”的深入开展,极大地改善了棠棣村的居住环境。当地还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使得兰花的种植更加科学化,兰花的销售途径也变得更加顺畅。棠棣村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加快了兰花种植产业的迭代升级进程,并且以传承了千年的兰文化为核心,精心打造特色旅游业。
在乡村振兴的战略中,文化振兴是核心所在。团队成员参观了漓渚兰文化特色新春集市。在集市上,文创产品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大到衣服、鞋帽,小到香囊、非遗扇面,还有各种端庄清雅、幽香四溢的兰花盆景,这些无不展示出兰文化底蕴的深厚,也体现出当地对兰文化传承以及振兴工作的高度重视。
四季芬芳的兰乡
从江苏到浙江,这一过程历时20余天,跨越了数百公里的距离,团队成员走访了几十户人家。从兰花种植产业到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团队成员深刻地体会到了“千万工程”在棠棣村乡村振兴进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团队负责人金思琪表示:“在参观走访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将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工程相结合,从而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该团队也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持续关注乡村振兴的最新动态,并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为乡村振兴贡献大学生应有的一份力量。
扬州大学的实践团队到棠棣村调研,发现棠棣村的兰花产业在“千万工程”推动下发展良好,兰花不仅是村民致富的途径,更是家乡精神象征。“千万工程”改善了村居环境,推动兰花产业升级和特色旅游发展,兰文化传承在乡村振兴中也得到重视,团队成员受到启发,将持续关注并助力乡村振兴。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9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