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漳州市召开的由国家信息中心指导的“面向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十五五’国家算力大通道规划布局”专题研讨会相关情况,包括参会人员、会议内容等重要信息。
据人民网2月18日漳州消息(苏海森报道),就在日前,一场意义非凡的专题研讨会在福建省漳州市盛大召开。这场研讨会是在国家信息中心的指导下进行的,主题为“面向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十五五’国家算力大通道规划布局”。
从研讨会现场(图片由主办方提供)就能感受到会议的热烈氛围。众多重要人物出席了此次会议,国家信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徐强,福建省发改委党组成员、省数据管理局局长郭文忠,漳州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马涛涛,国家数据局数字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司基础处副处长、一级调研员(主持工作)陈特都亲临现场并发表致辞。会议由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周民主持,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主任于施洋还做了主旨演讲。
国家信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徐强在致辞中着重强调,在当今这个时代,“算力即国力”。随着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算力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质生产力,并且越来越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的指导下,国家信息中心围绕着算力布局、算电协同、城市算力网、算力监测调度、超大规模智算集群等多个领域坚持不懈地开展研究工作,从而形成了众多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为相关政策文件的起草以及试点工程的实施提供了非常坚实有力的支撑。他还指出,地方政府、研究机构以及具有优势的企业应当携手合作,共同努力推进算力资源的优化布局,积极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着力培育能够普惠民生的应用新生态。以“算力为基”“智能为翼”,推动我国数字经济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进而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
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主任于施洋在会上做了题为《关于“十五五”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与国家算力总体布局的考量》的演讲。他在演讲中详细地阐述了算力大通道规划需要考量的各种因素,并且深入地分析了在地缘政治格局下的算力布局情况。他还提出了“AI处于L2至L3阶段”“主要参与者积极布局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AI技术创新呈现多样化”“AI开始全面渗透企业生产与个人生活”这四大趋势判断,同时为积极推进国家算力大通道规划建设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除此之外,研讨会还邀请了10余位地方政府代表、业内大咖和专家学者进行专题分享。来自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算力枢纽节点的有关负责同志,重点省市数据主管部门相关代表,算力和人工智能领域产学研代表等150余人出席会议并参与研讨。
本文总结了在漳州召开的“面向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十五五’国家算力大通道规划布局”专题研讨会的情况,包括重要人物的致辞内容、演讲内容以及参会人员的构成等,该研讨会对我国算力布局以及数字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9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