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荔湾区中小学在课间调整为15分钟后,将粤语童谣融入课间活动,十万学生齐唱粤语童谣的事件,同时阐述这一活动对校园氛围营造以及对传承粤语童谣文化的意义。
南都讯传来消息,记者叶斯茗报道,2月17日上午,那清脆而悦耳的童谣歌声在荔湾区的各个学校飘荡开来。在这个充满着希望与无限活力的开学季,十万名学生一同唱响了粤语童谣《读诗书 颂西关》。
自本学期起,广州全市的小学课间以及初中下午课间都做出了调整,由原来的10分钟变为15分钟。就在这样的课间调整背景之下,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开展起来了。此次活动把粤语童谣融入到了荔湾各个中小学的课间活动当中。你瞧,那课间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不再仅仅是短暂的休息时间,而是充满了欢声笑语,还弥漫着浓郁文化气息的欢乐时刻。
从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的这个课间调整政策,对于广州的中小学有着重要意义。小学课间和初中下午课间的延长,为丰富校园生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活动将粤语童谣融入课间,各个学校根据自身的特色,创编出简单易学且趣味满满的粤语童谣游戏。这一举措可不得了,极大地丰富了校园的生活。学生们以歌声作为纽带,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彼此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合作也更加紧密了。而且在这样的互动里,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距离也被拉近了,整个校园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和谐友爱的氛围。
据了解,这次活动是荔湾区教育局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一个重要体现,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次生动实践。通过这个活动,必定会进一步激发全区师生对于学习、传承以及发展粤语童谣的热情,这对于打造荔湾的文化品牌、建设文化强区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还能够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注入崭新的文化活力呢。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本文总结了广州荔湾区中小学课间调整为15分钟后,融入粤语童谣活动的情况。这一活动丰富了校园生活,拉近了校园人际关系,也是传承粤语童谣文化、贯彻党的精神和为大湾区建设注入文化活力的重要举措。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9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