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获同等政策待遇,资本市场迎新力量,银行理财直入资本市场,投资格局迎新变

1月22日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允许银行理财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在新股申购、定增、举牌认定标准方面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早在2024年银行理财就被鼓励参与资本市场,此次方案让银行理财无需借助其他SPV就能直接参与。还介绍了银行理财参与资本市场的优势、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以及银行理财在参与过程中面临的对投研能力和风险管理的更高要求等内容。

银行理财在资本市场的参与程度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1月22日这一天,《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为《方案》)被印发出来。此方案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那就是允许银行理财等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参与到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之中。而且,在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以及举牌认定标准这些方面,银行理财、保险资管和公募基金都将被给予同等的政策待遇。

回顾2024年,当时就已经在鼓励银行理财积极投身到资本市场当中,目的是提升其在权益投资方面的规模。相关的分析人士指出,这一次银行理财有机会参与到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以及新股申购等事务当中,这意味着银行理财不再需要依靠其他特殊目的载体(SPV),就能够直接进入资本市场。这样的举措,一方面为银行理财提供了一个很不错的投资资本市场的途径;另一方面,也会给资本市场注入更多的增量资金。

银行理财获同等政策待遇,资本市场迎新力量,银行理财直入资本市场,投资格局迎新变

允许银行理财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定增

1月22日的时候,根据中国证监会官网发布的消息,就在近日,经过中央金融委员会审议同意之后,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方案》。这个《方案》的重点在于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进入资本市场的力度。

《方案》明确表示,允许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银行理财等充当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并且在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举牌认定标准等方面,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相同的政策待遇。

在这之前,银行理财主要是通过投资公募基金这种间接的方式进入资本市场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解除了公募理财产品不能投资与股票相关公募基金的限制,从而允许公募理财产品通过投资各类公募基金间接进入股市。

在分析人士看来,此次《方案》的发布就代表着银行理财不需要再借助其他的渠道,就能够直接参与资本市场的投资了。

“银行理财在权益投资方面有着资金量大的优势,以前银行理财主要是通过购买基金等方式来参与权益投资的,现在可以直接通过定向增发等方式参与权益市场投资,这样能够获得更多的价格优势。”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这样说道。允许银行理财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一方面给银行理财提供了较好的投资资本市场的方式,另一方面又给资本市场带来更多的增量资金。

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表示,银行理财有机会参与优质上市公司的定增和新股申购等,金融监管部门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这就意味着银行理财不需要再借助于其他SPV,就能够直接参与资本市场,进而有机会获取更高的投资回报,为投资者创造更多的价值,满足投资者对灵活投资期限和较高收益的期待。同时,这样的举措也将继续推动银行理财进行业务创新,开发更多与资本市场相关的理财产品,如权益类、混合类理财产品等,进一步丰富产品体系。

如何积极入市

实际上,鼓励银行等中长期资金参与资本市场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提及了。在2024年4月的时候,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也就是新“国九条”),这个文件鼓励银行理财和信托资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提升权益投资规模。

过了5个月之后,也就是2024年9月26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再次鼓励银行理财和信托资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优化激励考核机制,畅通入市渠道,提升权益投资规模。

银行理财的资金规模是非常庞大的,但是由于投资者的偏好比较低,而且投资股票基金面临着集中度要求等限制条件,所以长期以来,银行理财在权益资产配置方面的比重是比较低的。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4年)》显示,截至2024年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到29.95万亿元,相较于年初增长了11.75%。其中,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存续规模为29.15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高达97.33%;混合类产品、权益类产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存续规模相对来说比较小,分别为0.73万亿元、0.06万亿元和0.01万亿元。

此次《方案》的发布对于银行理财权益产品的配置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之前有多位理财公司相关人士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的时候透露,他们将会持续把握市场机会,推出高收益债、权益FOF、量化类等产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挖掘高收益的投资机会,从而充分满足中高风险客户的配置需求。

不过,银行理财参与资本市场也对理财公司的投研能力、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杨德龙指出,银行理财通过参与资本市场权益投资,能够分享资本市场经济增长的成果,也能够提高理财产品的预期回报率。当然,由于权益市场的波动比较大,也会增加理财产品收益的波动,所以银行理财在参与权益市场投资的时候,要认真研究分析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之后再进行投资。

“资本市场的波动比较大,投资风险相应增加,银行理财急需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加强对上市公司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的识别、评估和控制。”周毅钦认为,深度参与资本市场投资需要具备专业的投资分析、研究和管理型人才,这也是目前理财公司比较薄弱的环节,后续需要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北京商报记者 李海颜

本文总结了银行理财在资本市场参与方面的新政策,即1月22日印发的《方案》允许银行理财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并享有同等政策待遇。回顾了之前鼓励银行理财参与资本市场的相关举措,分析了银行理财资金规模及权益资产配置情况,阐述了《方案》对银行理财权益产品配置的利好,同时也指出银行理财参与资本市场面临着对投研能力和风险管理的更高要求等问题。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88.html

(0)
WonderfulWonderful
上一篇 2025年1月22日
下一篇 2025年1月2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