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平台三方权益:骑手、消费者、商家的现状与诉求,外卖平台的利益权衡:骑手、消费者、商家的处境

本文将对外卖平台涉及的骑手、消费者、商家这三方的权益状况进行阐述,包括骑手面临的系统压力、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担忧以及商家的佣金困扰等方面。

外卖平台就像一个纽带,紧紧地将骑手、消费者以及商户三方联系在一起。而这个平台的运行机制以及管理规范,如同一只无形的手,深刻地影响着每一方群体的权益。

我们先来看看骑手这一方。在2020年的时候,“网约配送员”被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这意味着这个新兴职业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如今全国的外卖骑手人数已经超过了1000万。也是在这一年,那篇名为《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报道,把外卖骑手这个职业所面临的困境非常系统地展现了出来。

大家都知道,美团和饿了么等外卖平台主要是通过向商家抽取佣金(也就是技术服务费)来获取利润的。商家使用平台的运力履约次数越多,平台赚的钱就越多。骑手配送速度快、商家出餐多,平台的抽成就会更多。在这种盈利模式下,骑手们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因为如果不超速就很可能会超时,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外卖骑手闯红灯、逆行等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他们仿佛被“困在系统里”,难以挣脱。就在2月14日,美团发布了一则公告,表示正式在广西的部分城市上线新一轮的“超时免罚”试点。在如今市场格局不断变化的情况下,骑手作为外卖服务的核心,也就是配送运力,平台想要留住他们。至于这个试点的效果如何,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接着来关注消费者方面。外卖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消费者心中非常关注的焦点。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我国网上外卖用户的规模已经达到了5.45亿人,外卖在现在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一种非常常见的生活方式。在2024年,央媒曝光了一个很严重的“幽灵外卖”问题。其中有外卖平台上高分店铺租用假证照的情况,还有几十家店铺共用一张“美食城”营业执照的现象,更有卫生条件让人看了就觉得恶心、店铺开在废品站旁边的情况。此外,外卖实物与图片不符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在这样的状况下,除了监管部门要想办法创新工作方法、提高监督效能之外,外卖平台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比如说平台应该加大对入驻商家的审核甄别力度,对于那些顾客反映强烈的商家,要给予处罚措施并且发出消费提示等。

最后再说说商家。佣金的高低,对商家的经营决策有着很大的影响。靠“中间商赚差价”而得来的佣金是平台赚钱的基本手段。商家在平台上开店,需要交租金、广告费;用户在平台消费,为了方便要支付配送费、会员费等。通过这些方式,平台把商家和用户的钱都赚走了不少,留给商家的利润却非常少。济南一家餐饮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侯先生以该公司旗下的两个鲁菜餐饮品牌为例进行了说明。这两家餐饮品牌的外卖订单金额分别占到总营业额的10% - 12%、13% - 14%,平均客单价在55元 - 65元之间,综合成本在14% - 16%之间。他还提到,他们是KA客户,所以有一定的优待政策,而市面上其他大众商户的综合成本大概是18% - 22%。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也曾公开表示质疑,说“餐饮行业不挣钱,但平台利润大得离谱。”另外,据成都的一个餐饮商家测算,目前外卖订单的综合成本(包含佣金、配送费、营销费)达到了20% - 30%。面对这么高的佣金,侯先生表示,如果外卖平台能够把佣金降低一些,商家就能够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上,从长远来看,这对各方都是有利的。“几个平台比价,谁的服务好、性价比高,就更受到商家和骑手欢迎。”

本文总结了外卖平台连接的骑手、消费者、商家三方各自面临的权益问题。骑手被困于系统压力,消费者受食品安全困扰,商家被高额佣金影响。各方权益相互关联,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平台、监管部门等多方共同努力,以实现外卖行业的健康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8788.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2月17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1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