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月以来多项教育新规出台,这些新规涉及体育活动时间、学籍管理、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与新学期校园生活息息相关,多地也纷纷出台措施响应新规。
近期,全国的学校都陆陆续续开学了。从今年1月起,多项教育新规相继出台,涵盖学籍管理、保障体育活动时间等多个方面,这些新规的出现为校园带来了新的变化,和学生们的校园生活紧密相连。
在体育活动时间方面,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 - 2035年)》。《纲要》明确表示,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有条件的幼儿园可招收2至3岁幼儿,并且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得低于2小时。
到了2025年春季学期,多地出台了新的举措来确保这一要求的实施。例如,17日北京市出台新措施,要求学校充分利用大课间和课后服务,组织学生开展球类、跳绳、踢毽、跳皮筋等不少于10个项目的轮换活动,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的每名学生都能掌握至少2项运动技能,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天津市的所有公办、民办中小学会进一步优化体育课、课间等时间安排,以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高中阶段学校每周开设3 - 5节体育课。
湖南省教育厅发布通知,自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民办学校所有班级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保障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河北省教育厅也出台新措施,决定自2025年春季新学期起,在全省中小学推行优化课程安排等11条措施,确保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除了体育活动时间方面的新规,学籍管理方面也有新的规定。日前,教育部印发修订版《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只要是在依法依规设立的学校就读的学生都必须建立学籍;学校应该至少每学期核准一次学生学籍,保证学生人籍一致、学籍变动手续完备、学生基础学籍信息和学籍变动信息准确;要严肃、及时地处理在检查中发现的人籍分离、空挂学籍等问题。
《办法》一共包含学籍建立与更新、学籍变动管理、保障措施等五章内容。该《办法》突出教育公平,对跨省转学、省内转学等学籍变动条件进一步做了细化规范,明确转入、转出学校和双方学校学籍主管部门应当分别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学生学籍转接的核办工作,同时要求进一步简化跨省转学材料,实现跨省转学“一网通办”。
在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若干举措的通知》,这是首个专门针对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通知》提出一系列政策举措,包括学校要按照不高于班师比小学5比1、初中6比1、高中8比1的标准配备体育专任教师,并且明确了体育教师招聘条件;完善体育教师考核评价机制,让体育教师享受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的待遇;还特别突出对“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教师队伍的重视,明确提出配备要求,强调要采取多种方式配足补齐校园足球、篮球、排球专(兼)职教师。
新学期有了这些新规的施行,校园生活将呈现出新的气象,学生们能够在新规的保障下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本文总结了自1月以来多项教育新规的出台情况,包括体育活动时间的保障、学籍管理规定、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等内容,并且介绍了多地为响应这些新规所采取的措施,这些新规将对新学期的校园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8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