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诈骗威胁大学生,高校如何应对?

这篇上海交通大学保卫处发布的警情通报,提及2024年12月该校网络诈骗类案件数量较上月增加,受骗人员涉及不同学历层次人员。还阐述了如今网络诈骗对大学生群体威胁较大,高校积极开展防骗反诈工作的现状,以及高校提供防诈骗帮助的主要形式,最后指出以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做法能为其他高校提供借鉴思路。

1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保卫处的官方公众号“平安交大”对外公布了最新一期的警情通报。这个通报犹如一个警示灯,照亮了校园网络安全的一角。

据通报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园里,网络诈骗类案件如同隐藏在暗处的阴影,悄悄地蔓延开来,总共发生了7起这样的案件。这一数字相较于上个月,整整增加了4起,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担忧的增长幅度啊。再看看那些受骗的人员,他们是校园里不同群体的代表,其中包括3名本科生、1名硕士生、2名博士生,还有1名职工,这些鲜活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可能遭受经济损失和心理创伤的个体。

网络诈骗威胁大学生,高校如何应对?

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它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为诈骗分子提供了新的作案途径。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网络诈骗已经形成了一股较大的威胁力量,如同乌云笼罩在他们头顶。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许多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纷纷积极地投身到防骗、反诈工作当中,就像一群勇敢的守护者,努力为学生们筑起一道安全的防线。

回顾2023年,搜狐新闻 - 教育与麦可思共同开展了一项研究。这项研究就像是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高校防诈骗工作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高校在提供防诈骗相关帮助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组织警察等入校做讲座或其他活动”,这种方式的占比达到了55%,警察同志以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为师生们传授防范诈骗的技巧。第二种方式是辅导员、班主任等给予的提醒,占比为54%,他们如同学生身边的贴心管家,时刻关注着学生的安全,及时给予提醒。还有47%的高校会开设个人财产安全相关课程,让学生们系统地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此外,还有34%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学校会通过校园官网、官微等平台发布提醒,这些平台就像一个个信息传播的小喇叭,将防诈骗知识传递到每一个角落。

像上海交通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洛阳理工学院等多所高校,在应对网络诈骗方面有着自己的独特做法。它们巧妙地利用校园网络和新媒体平台,就像挥舞着一把把有力的武器,定期为全校师生敲响防诈警钟。这些高校的做法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它们就像明亮的灯塔,为更多高校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思路,照亮了高校防诈骗工作前行的道路。

如果想要获取更多相关信息,可以加入相关的群,这里会邀您进入学术圈,共同探讨更多相关话题。

本文总结了上海交通大学的网络诈骗警情,强调网络诈骗对大学生群体的威胁,高校积极开展反诈工作的情况,以及高校常见的反诈措施,还指出部分高校的反诈做法可为其他高校提供借鉴。这提醒我们要重视网络诈骗问题,高校也应不断探索和完善反诈工作。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9515.html

(0)
WonderfulWonderful
上一篇 2025年2月4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