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夫妻在买房出资、孩子姓氏、带孩子等家庭事务方面产生的矛盾。男方认为女方父母应再多出些钱还商贷,而女方觉得自己家庭已付出很多,并且自己的家庭在孩子方面也未得到相应对待,进而引发了夫妻间的矛盾,最后文章也给出了关于解决此类家庭矛盾的一些建议。
△网络图
在买房这件事情上,我们家的出资情况是这样的。男方父母支援了9万元,我爸妈呢,给了15万元,这里面包含了收到的男方彩礼10万元。其实啊,最初我爸妈说除了这15万元,还能再拿出15万到20万元来给我买房,但是我拒绝了。
昨天聊天的时候,我老公突然说想让我爸妈再赞助点钱用来还商贷。我就告诉他,我爸妈已经给了15万元了呀。可他却认为,那15万元里包含的彩礼也是他爸妈的钱,这么算下来,他爸妈出了19万元,而我爸妈就只出了5万元。
话虽然是这么说,可那10万元彩礼是给我的呀,怎么能这么计算呢?我当时特别生气,可是又不知道该怎么有效地反驳他,最后两个人不欢而散。
我爸妈能够支持我们买房,我拒绝他们进一步的资助是有原因的。我觉得我家在很多事情上已经很吃亏了。就拿孩子来说吧,我生了孩子之后,我妈辞掉了工作来帮忙带孩子,这是出了力啊。要是再给钱的话,那就是又出钱又出力了。而且孩子也没跟我姓呢,我妈想让孩子名字里带个我的姓,我老公却以“不好听”为由拒绝了。再看看他爸妈,没工作,还以身体不好为借口不来带孩子。
我觉得我老公又没有入赘到我家,按照大众的普遍做法,要是买房父母要支持的话,肯定是男方家多支持一点呀。他却觉得我爸妈能拿得出钱就应该多支持,因为他爸妈实在是没钱了。可我家情况能和他家一样吗?我爸妈跟他爸妈一样都是农民,我家能攒下点钱是因为我是独生子女,而他有四个兄弟姐妹呢。
这就像人们常说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考量,都想找到平衡又不想自己吃亏,这也是很多时候婚姻中出现矛盾的根源所在。
就像你觉得按照大众的做法,买房应该男方多出钱,并且用这个去要求他家。可是你又说孩子没跟你姓,也拿这个去指责对方。你有没有想过,他也完全可以说按照大众的说法,孩子取名应该遵循什么样的规则。如果他这样反驳,你又该怎么应对呢?
他的父母身体不好带不了孩子,难道就一定要从别的方面来弥补吗?这种想法其实是站不住脚的。他家有四个孩子,这是客观存在的困难。
在婚姻里,不应该总是互相指责,而是应该双方都做出妥协,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才能推动问题的解决。如果你的父母愿意多出钱出力,那谁有能力就多帮一点,这又有何不可呢?
婚姻中的双方是经济共同体,也是利益共同体,这是非常现实的情况。虽然不需要在每件事上都锱铢必较,但在比较重要的一些负担方面,还是应该相对均衡一些才好。比如说,你们俩的父母家境都不宽裕,那么支持你们买房的这10多万元,对他们来说其实已经是很大的一笔开支了。再比如说,带孩子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而且一带可能就是好几年,这绝不是一个轻松容易的决定。
如果一方不出钱或者出的钱少,那就出点力;如果短期内出不了力,那就承诺以后会出力,并且为此做好准备;要是近期远期都没有能力出力,那至少要有个诚恳的态度,能让渡的权利就让给对方。这些都是很简单的道理,只要他的父母是真心为了你们俩好,应该都是能理解的。除非,他们就是很自私。
对于上面这些简单的道理,不管他们是真的不懂还是装作不懂,你都应该勇敢一点,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不需要你有雄辩的技巧,只要把事实摆出来,就已经算是“有效反驳”了。
若您有任何烦忧,
夫妻之间因为买房出资、孩子姓氏、带孩子等家庭事务产生矛盾,男方认为女方家庭应多出钱,女方则觉得自己家庭已付出很多且未得到相应对待。实际上婚姻是经济和利益共同体,双方应相互妥协,从对方角度考虑,在重要事务负担上相对均衡,不应只从自身利益出发,有矛盾应勇敢表达观点,以事实为依据寻求解决。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8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