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山传〉:洗河的故事,“我征服”的现代困境,解读〈河山传〉:洗河命运中的“我来”与“我征服”

本文将探讨贾平凹长篇小说《河山传》中主人公洗河的命运,通过分析他在不同生活阶段的经历,包括从桥洞起步,成为助理再到管家等过程,以及与他的狗“我来”相关的情节,还有他的六趾带来的内心影响等,同时对比罗山的命运,来阐述小说如何在现代背景下探讨“我征服”这一主题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

公元前47年,凯撒在得胜之后向元老院喊出:“我来,我见,我征服”,这短短几个字,彰显出他那强大无比的统治力量。时光匆匆,两千多年转瞬即逝,作家贾平凹在他的长篇小说《河山传》里,借助主人公洗河的命运轨迹,深入探寻了“我征服”这件事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

在小说中,洗河多次给自己的狗取名为“我来”。也许这并非是有意向凯撒致敬,但这个名字“我来”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它像是洗河在西安这座城市里探索与奋斗历程的一个象征,代表着洗河对世俗意义上成功的一种承诺。洗河的经历起始于西安的桥洞,那是他最初的起点。之后,他幸运地成为富裕老板罗山的助理,一步一步,他的生活发生着改变,最终在别墅里组建了家庭,有了自己的事业。而“我来”这只狗,它可不单单是洗河不同生活阶段的一个见证者,更像是洗河内心深处挣扎情绪的一种映射。就拿第二个“我来”被收养这件事来说,它发生的时候恰好与洗河在职场上开始被看重的情节相互呼应,这种微妙的对照仿佛是一种暗示,预示着洗河命运即将发生的变迁。

随着洗河和罗山之间关系的不断发展,洗河渐渐远离了权力的中心,转而成为别墅的管家。就在这个过程中,第三个“我来”的死亡发生了,紧接着一只名为“鸽子”的小动物出生了。这一系列的事件暗示着洗河在城市生活里内心的蜕变。从这时候起,洗河似乎迎来了某种“新生”,但他对“我来”这个名字所代表的意义的执念却依然没有消散,这种执念不断地推动着他在幸福与挫败的两种情绪里反复思考、权衡。

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是,洗河的六趾曾经是他心中一道难以抹去的阴影。他父亲的养育观念在他心里存在了很久很久,这使得他在城市生活里,自身能力和内心的自卑感相互交织。他试图在城市的生活里找到自己的价值,确立自己的存在意义,可是父亲的去世却让他感觉自己回不去了。洗河的奋斗,表面上看起来是他在积极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状况,但从更深层次去看,其实是他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挣扎和痛苦的一种追寻。

到最后,哪怕他看起来好像在生活里已经找到了某种智慧,也获得了一定的稳定感,可是罗山的离去又让他无法朝着“征服”这个理想继续前行。洗河的故事似乎在向我们诉说:“我来”这个名字暗示着他在现代生活中面对内心矛盾时的那种无能为力,他所收获的或许仅仅是一个浮于表面的传奇故事罢了。

与此相对比,罗山的死亡是以一种十分荒谬的方式结束了他在商业战场上的征程。这一情节深刻地揭示了生活的复杂与残酷,它清楚地表明,不管一个人有多么强大,都存在着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情况。透过洗河和罗山的命运发展走向,贾平凹在新时代的交替变迁之中,深思熟虑地对“我征服”这个难题进行了探讨。

本文通过对贾平凹《河山传》中洗河和罗山命运的剖析,阐述了小说在现代语境下对“我征服”这一概念的思考。洗河的经历充满起伏,从桥洞起步到事业家庭的建立,再到面临各种内心挣扎,而罗山看似强大却以荒谬方式结束征程,两者命运共同揭示了生活的复杂性以及“我征服”的困难。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7696.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2月16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1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