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古塔”:从流放之所到旅游胜地的华丽转身

“宁古塔”这一地名的相关情况,包括其过去作为流放地的情况,它的地理位置,以及随着时间推移,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其所在的牡丹江市的发展变化,包括气候的改变、成为旅游城市等多方面内容。

当提到“宁古塔”这个词的时候,大家最熟悉的恐怕就是“流放宁古塔”这种说法了。在一段时间里,那些流行的清宫剧让“宁古塔”这个北方的苦寒之地热度大增。不过呢,大家对“宁古塔”的实际情况了解得并不透彻。实际上,“宁古塔”可不是一座塔,而是一座城的名字,在清朝的时候,它是用来放逐那些被称为“流人”(古代把中原流放到关外的犯人叫做流人)的地方。

在清朝顺治年间,“宁古塔”的管辖范围相当大,包括如今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还有乌苏里江以东、外兴安岭以南的大片区域。“宁古塔”有新、旧两座城。旧城在松花江左岸支流海浪河南岸,也就是现在黑龙江省牡丹江海林市长汀镇旧古塔村。到了康熙五年(1666年),新城迁建到渤海故壤、上京龙泉府故址,也就是现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宁安市城地。

“宁古塔”的新旧两城如今都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地域范围内。牡丹江市的名字源于黑龙江省松花江上最大支流之一的牡丹江横穿市区。它现在可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

清朝之后,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城市建设、人类活动以及热岛效应等因素,气候变暖了。牡丹江市已经远不像以前那么寒冷了,根本称不上是“苦”地了,甚至还成了避暑疗养的好地方。

牡丹江市东南靠近日本海,有着海洋中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春秋季节短暂,风大且容易干旱;夏季温热而且降雨多,平均每年降雨540毫米,年日照时数大概是2305小时,年平均气温为4.3℃。凭借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它成为了全国优秀的旅游城市。牡丹江市的镜泊湖是中国最大的典型熔岩堰塞湖,这个高大的堰塞湖周边景色秀丽,古树郁郁葱葱,水天相接,充满了灵气,湖面烟波浩渺,闻名世界,是国家5A级风景区。由于山区小气候的影响,因降雪早、雪期长、雪质好、雪景奇而享誉国内外的“中国雪乡”也在牡丹江市境内。而且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宁古塔遗存、中东铁路遗存的留存以及其蕴含的历史文化,更让牡丹江成为了历史文化名城,这无疑为牡丹江的人文景观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现在的“宁古塔”地区再也不是古籍里记载的那种“数千里内外无寸碣可稽,无故老可问”的苦寒之地了,而是变成了“水碧气朗,绿荫蓊郁”的塞北江南。“宁古塔”地区的这种破茧成蝶般的变化,可以说是那些流人带来的中原文明和开阔豁达性情的成果。

“宁古塔”:从流放之所到旅游胜地的华丽转身

本文总结了“宁古塔”从清朝时期作为流放地到如今所在牡丹江市发展变化的情况。介绍了其地理位置的变迁,讲述了牡丹江市在气候、旅游、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包括从苦寒之地到避暑疗养圣地、优秀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的转变,体现了历史发展和人类活动对一个地区的重大影响。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7232.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2月15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1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