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西进的现象及其带来的多方面影响。从打破“偏远地区不包邮”的传统认知,如拼多多在青藏高原等地区包邮说起,谈到包邮对西部发展的助力,包括释放市场潜能、提升产品寄递销售量等。同时还讲述了一些西部地区人物的故事,如玉树的扎永青以及青海的赵祎宁,他们的经历体现出电商西进在消费平权、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意义,最后提及中央对农村快递物流体系建设的持续推动,表达了对电商西进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进一步发展的期待。
电商西进这一趋势正在重塑“包邮区”的概念。过去,“偏远地区不包邮”是大家默认的规则,然而,这种情况在去年发生了改变。像青藏高原这样高寒缺氧、地广人稀的地方,在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也开始包邮了。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是北京市对口支援地区。曾参与援建的张先生表示,玉树位于三江源地区,其下辖一个县的面积能比得上两个北京那么大,人口却只有几万人。在这里,快递到达乡镇都并非易事,很难想象这样的地方也能包邮。在援建工作中,干部们沿途看到的多是雪山、草原,还时常能遇见秃鹫、旱獭、岩羊等野生动物。
包邮举措对西部发展意义非凡,它能够释放市场潜能。据《经济日报》2月27日报道,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1月14日至2月18日,全国邮政快递业揽收快递包裹155.49亿件,同比增长29.0%;投递快递包裹159.69亿件,同比增长31.1%。国家邮政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侯延波称,多年来,邮政快递业满足了民众美好生活的用邮需求,“物畅其流”的愿景正逐步成为现实。今年,国家邮政局将继续完善基础设施,扩大服务覆盖范围,以更好地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用邮需求为目的,推动邮政快递服务朝着更便捷、覆盖更广、品质更优的方向发展。
电商不包邮的比例显著下降,卖家不发货的情况也大有改善。自2023年起,电商平台陆续宣布对西藏、甘肃等偏远地区实行“包邮”政策,曾经的偏远之地逐渐成为包邮新区。去年9月,拼多多在首创中转包邮模式的基础上,宣布由平台承担商家在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的物流中转费,进一步推动“电商西进”,激发中西部地区的市场潜力。例如“闽南的冲锋衣在西北卖爆了”“云南昭通的丑苹果对西部地区供应”等,对于偏远地区的消费者而言,网购变得更加方便实惠。
侯延波表示:“总体来看,西藏、内蒙古等地区的快件投递量明显增加,其同比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带动了本地产品寄递销售量的大幅提升,有效地拉动了当地产品的上行。”今年将巩固建制村、边境自然村的通邮成果,引导邮政快递企业与铁路运输企业合作,改变单一的公路运输模式,开行快递电商班列,进一步降低快件成本。
2月24 - 25日,全国电子商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新华社报道称,我国批发零售业模式不断创新,连锁经营、直播电商、即时零售供应链服务蓬勃发展。2024年网上零售额达15.5万亿元,我国连续12年成为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
《光明日报》2月24日刊发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茅锐的文章《“电商西进” 助推国内消费大循环》提到,2024年,国家部委出台《数字商务三年行动计划(2024 - 2026年)》和《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众多电商平台积极响应,推出特惠集运、包邮计划、多元直邮模式,甚至免除中转仓至目的地的物流费用。这些措施大幅降低了西部地区的物流成本,集运模式下首重成本降幅可达70%以上。受益于此,2024年西部地区的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占比分别提升至8.9%和10.3%,多个省份这两项指标的增速领跑全国。
“电商西进”不仅释放了西部的消费潜能,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电商拓宽了西部的消费渠道,丰富了消费选择,推动消费结构向中高端升级。数字化营销和便捷支付手段激发了西部居民的消费意愿和活力,使其成为推动消费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电商西进”畅通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通道,西部的农产品、手工艺品加速进入广阔市场,显著提高了农民收入和地方经济。
在玉树杂多县,这里有着独特的意义,它是藏语音译,意为澜沧江(湄公河)正源扎曲河源头,是著名的国际河流湄公河源 - 澜沧江、长江南源 - 当曲河以及三江源水系众多支流的发源地,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就在杂多县境内。这里还有“世界最佳的雪豹观赏地”“中国冬虫夏草第一县”“中国藏族山歌之乡”“中国格萨尔说唱艺术之乡”等诸多美誉。
25岁的扎永青就生活在海拔4500米的草场上,他现在是杂多县第二民族中学的初中藏语文老师。从6岁起,在父亲的引导下他开始音乐启蒙。放牧时,牦牛吃草,他就吹起葫芦丝或者笛子,他的父亲常说“草原的风声,牦牛的叫声,都是伴奏。”
他的父亲年许扎西是一位没上过学却精通二十多种乐器的民间艺人,还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格吉萨松扎”的传承人。“格吉萨松扎”的唱词涵盖哲人箴言、文人诗作、先知告诫、山水美景、宗教信仰、民间故事等内容,是反映格吉部落的百科全书。在几个子女中,只有扎永青继承了父亲的音乐事业。父亲对他要求很严格,白天教的曲目,如果晚上放牧回来还不熟练,就会受到斥责。扎永青至今还记得童年最珍贵的礼物,是父亲骑马几个小时到县城给他买回来的一根笛子。当时牧区离县城很远,骑马要四五个小时,后来换摩托车也快不了多少。
扎永青(右)与父亲
扎永青很感激父亲当年的严厉,这让他在艰苦的环境下熟练掌握了葫芦丝、笛子、萨克斯、曼陀铃等多种乐器。
在父亲年许扎西创办的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每周有百余名学生聚集在由旧仓库改造的教室里学习乐器和山歌。父亲一直希望藏地的歌声能够走出高原,所以他从未停止学习新曲子。每年草原上的赛马节,60多岁的年许扎西都会到现场表演“格吉萨松扎”。
一次偶然的机会,扎永青与中央音乐学院返乡青年组建了一支乐队,尝试将藏族音乐与现代电音融合。去年他们在西宁举办了线下音乐会。父亲扎西对此既困惑又骄傲:“他们用那个‘拼多多’买乐器,用手机拍视频,但弹的还是我们藏族人的调子。”
2023年,扎永青成为一名教师。作为藏语文老师,他经常在课堂上播放“格吉萨松扎”等藏族山歌来传播藏族文化,还会在教室里拿着曼陀铃演示弹拨技巧。两年间,那些曾经羞于开口的牧区孩子如今已经能熟练演奏传统曲目,甚至有人开始尝试用吉他改编藏族山歌。
作为Z世代青年,扎永青也是个网购达人,经常在拼多多上购买服装、乐器和生活用品。藏历新年过后,学生即将开学,扎永青想准备一份特殊礼物——在拼多多上定制几十把口琴送给喜欢音乐的孩子们,他还计划开学后带学生录制藏族音乐。“从前音乐是走出草原的梯子;如今,它已变成了连接外界的桥梁。”
藏区的父母大多只懂得放牧赚钱,不太懂得购置乐器。扎永青感慨:“县城里都买不到一把好的乐器。”他还记得,几年前网购一把笛子要额外支付30元运费,这相当于多买一把笛子的钱。2022年拼多多首创“中转集运包邮模式”后,这种情况逐渐改变。商家只需将商品送到中转仓,平台通过“拼单”集中进行二段运输,使得青海、西藏等地的快递成本大幅下降。2024年平台进一步免除商家物流中转费后,扎永青发现,“现在连20多元包邮的口琴,差不多四五天就能送到学校门口。”
他决定买下这些“会唱歌的小铁盒”。当拼多多的包裹翻山越岭到达学校时,扎永青想在操场上举行一个小小的“授琴仪式”。
00后吉林大学计算机学院大二学生赵祎宁的家在青海省海西州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拼多多刚兴起时,她还是小学生,就有了手机,她喜欢做手工,如编手链、折纸等,经常用微信零钱买材料。
赵祎宁记得,当时她的家乡在订单里被标注为不包邮的“偏远区域”,一份几块钱的材料包邮费就要15元甚至更多,这让她很心疼。
四年级时,父母带她去成都游玩,这是她第一次到“大城市”,她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哇,原来这就是地铁站吗?要安检!根据站的远近,票价也不同!进站后还有空调!”她紧紧盯着车厢里闪烁的运行线路,生怕坐过站,因为她不知道错过站点后该怎么回去。成都之行对她来说是一次美好难忘的旅程。从锦里买回来的纸质猫头鹰现在还挂在她的书柜门上;在熊猫基地看到的熊猫,“死缠烂打买的纪念品,到现在也没舍得拆开”;成都路边的水果摊,种类多又实惠,而在格尔木,瓜果蔬菜都是内地运来的,价格贵、品种少,还没得挑。
赵祎宁打开了网购的包裹
上初中后,格尔木的网购更发达了,她发现很多在成都看到的好东西变得触手可及,但仍然存在一些障碍。家里电器坏了,她想网购一个,昂贵的邮费让她犯难,当她犹豫再三决定支付邮费时,却发现商品下面有一行小字:该商品暂不支持配送至青海。
见识过不同的世界后,赵祎宁下定决心要考出去。2023年,她被吉林大学计算机学院录取。刚上大学时,她发现拼多多已经对西部地区全面包邮了。
赵祎宁在领取包裹
她在拼多多一家店铺购买饰品,“不但便宜还质量好”,快递到家后,她发现首饰盒子上竟然印着走失儿童的信息。“我人生第一次收到这种快递,感动坏了。”
满心欢喜开始大学生活后,她遇到了“难出天际”的高数,看到了自己和来自教育强省同学的差距,父母鼓励她天道酬勤,只要努力就能追上差距。赵祎宁说,就像现在青海与外面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生活越来越便利。她相信随着青海经济的发展和电商的普及,这里的未来会越来越好,也希望更多人到她的家乡,一起建设大美青海。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对“快递进村”这一民生实事进行部署和推动。2022年的文件提出实施“快递进村”工程,2023年强调加快完善县乡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2024年要求健全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2025年强调“深化快递进村,加强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
据新华社报道,“从‘实施’到‘加快’到‘健全’,再到今年的‘深化’,这些关键词的变化反映出中央持续推进快递进村这项民生工作。”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王鹏表示,这是满足农民美好生活需求、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部署,有助于补齐农村电商基础设施短板,加快农村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促进农货进入大市场、拉动消费增长。
目前,广大农村的物流体系日益完善,全国已建成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34.6万个,建制村快递服务覆盖率超过95%。
深化快递进村,不仅要有数量的增长,更要有质量的提升。国家邮政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侯延波表示,要以问题为导向,满足群众期望,推动邮政快递服务更便捷、覆盖更广、质量更优。今年要加强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持续提高农村地区按址投递水平;巩固建制村、边境自然村通邮成果,进一步提升农村邮政服务质量等。
电商西进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相信会不断完善,将消费平权进行得更加彻底。
本文总结了电商西进这一现象,阐述其对“包邮区”概念的改写以及对西部发展的积极意义,包括释放市场潜能、助力乡村振兴等。通过扎永青和赵祎宁的故事,体现出电商西进在消费平权、文化传承、拉近地区差距等方面的作用,还讲述了中央对农村快递物流体系建设的推动情况,表达了对电商西进进一步发展的乐观态度。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9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