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历时一个月成功化解13名农民工讨薪的劳务合同纠纷系列案件的事情,这些农民工被张某雇佣干活却未得到工资,将张某和建筑公司起诉到法院后,法院通过调解工作站多次调解,最终让被告张某当场支付薪资,农民工拿到近37万工资,两名代表还送锦旗表达谢意,同时法院也将继续完善调解工作站制度保障农民工权益。
大象新闻记者魏刘涛、通讯员梁力元报道,在近期,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成功解决了一系列劳务合同纠纷案件。这些案件涉及到13名农民工的讨薪问题,他们辛辛苦苦的血汗钱被拖欠,总计近37万元。
这些农民工都受雇于张某,他们在张某承包的某建筑公司的工地上劳作。可是当工作结束后,张某并没有按照事先的约定支付工资。面对这样的情况,13名农民工实在是无奈之举,只能将张某以及建筑公司一同告到法院,希望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金水法院受理了这些案件之后,迅速地将案件委派到了“淾顺人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站进行调解。在这个过程中,该院立案庭的干警张倩作为工作站的负责人,积极地指导调解员深入地了解案件的详细情况。针对双方存在的矛盾点,例如责任的承担、账目如何核对、款项怎样支付等一系列的问题,他们开展了多达6次的线上调解以及5次的现场调解。在调解过程中,工作人员积极地商讨化解方案,并且非常耐心地向双方当事人解释相关的法律规定,讲清楚其中的道理,推动双方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商。
最终,双方达成了一致的意见,被告张某当场就支付了薪资,原告也就此撤诉。就这样,这13起案件得到了圆满的解决,13位农民工也顺利地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工资。这一结果让农民工们十分欣慰,纠纷化解之后,有两名农民工代表还特意将两面锦旗送到了法院,对法院工作人员公正高效的专业素养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表达了他们内心最真挚的感谢。
而金水法院在这之后也有进一步的计划,他们将会持续不断地完善“淾顺人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站的制度建设。目的就是要畅通农民工讨薪的绿色通道,能够妥善地解决农民工的“薪愁”问题,从而充分地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这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涉及农民工工资等民生案件的办理质量和效率,真正地做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化解纠纷,解决难题。
金水区法院成功化解13名农民工讨薪案件,历时一个月通过调解让农民工拿到近37万薪资,这体现了法院保障农民工权益的积极态度,同时法院后续还将完善调解制度保障更多农民工权益,这一系列事件反映出维护农民工权益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6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