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雨水”节气将至,全国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从南到北逐步开展的情况,各地积极采取措施,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基础,包括山东等地应对干旱,华南早稻育秧、北方备种备肥,海南的农机券政策试点,广东育秧中心提升秧苗供给能力,吉林保护黑土地肥力等,还有农业农村部的相关工作推进等内容。
“雨水”节气即将来临,全国的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工作正由南向北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在这个关键的时期,各地都深知农时不可误,纷纷积极落实各项措施,为全年粮食丰收筑牢根基。
据农业农村部最新的农情调度情况来看,当下,夏季粮油的主要农作物呈现出良好的生长态势。冬小麦已经开始陆续返青,冬油菜也进入了蕾薹期,它们的长势相较于常年都更为良好。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为新一年的粮食丰收开了个好头。
然而,入冬以来降水较少的情况也给部分地区带来了挑战。像山东、河北等省份已经出现了干旱的情况。不过,各地也在积极应对。就拿山东东营来说,那里的大型引黄灌区麻湾灌区开启了水泵提水作业,奔腾不息的黄河水被源源不断地引入麦田,每日的供水量超过了100万立方米。并且,山东省已经有21处大中型灌区开闸放水,为缓解干旱、保障小麦生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华南地区,早稻的种植工作已经开始启动,浸种育秧工作正在有序进行。而在北方地区,农户们正在忙着备种备肥,对农机进行检修。值得一提的是,化肥等农资的供应非常充足,价格也比较稳定,这使得春耕备耕工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
今年,海南在农业发展方面推出了一项创新举措,全面推行农机券政策试点。这种以电子券形式对水稻机插秧等农机作业服务进行补贴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栽插质量。到目前为止,农机券的发放金额已经超过了100万元,这对推动海南的水稻种植有着积极的意义。
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广东的早稻育秧工作也陆续展开了。在早稻的主产区台山,今年建成了9个育秧中心。在自动化育秧机上,撒土、播种、洒水等一系列工序依次完成,这大大提升了秧苗的供给能力,能够为3.3万亩的稻田提供秧苗,为早稻的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吉林公主岭,趁着积雪还没有完全消融,当地加紧开展抛肥作业。在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区,种植户们把腐熟好的有机肥抛撒到田间。经过连续四年这样的操作,当地的土壤肥力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目前项目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已经提高了3%以上,这对保障粮食产量和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农业农村部在春管春耕工作中也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已经制定并发布了春季田管、防灾减灾、病虫防控等技术意见,并且派出了22个工作组和科技小分队,分别前往粮油主产省份。他们深入基层,调查小麦油菜苗情长势、种植意向以及农资下摆等情况,有力地推动了春管春耕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
本文总结了“雨水”将至时全国春管春耕的情况,从南到北各地积极开展相关工作,无论是应对干旱、农资准备,还是新技术新政策的推行,以及农业农村部的指导推进等方面,都展现出全国积极为全年粮食丰收努力的良好态势。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6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