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对素质教育中的常考文件、“创新”考点、“素质”考点等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并且还给出了两道相关练习题来帮助读者巩固知识。
在教育学领域,“素质教育”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然而,同学们往往觉得其内容又多又无趣,做题的时候还特别容易把知识点搞混。今天呢,老师就带着大家梳理一部分相关的知识点。
一、有关“素质教育”的常考文件
“素质教育”这个词首次被正式使用是在1987年的《努力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这篇文章里。
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可是一个很重要的文件,它明确规定基础教育要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
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这个文件可不得了,它是首次在中央文件里提出素质教育的。
到了1999年6月,《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出台了。这个决定提出“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这一决定把素质教育确定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远方针。这也标志着素质教育观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思想。而且明确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还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中小学、职业、成人、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
2006年修订(2015年再次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这意味着素质教育上升到了法律层面,成为了国家意志。
二、“素质教育”中的“创新”考点
创新教育在素质教育里可是核心内容,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创新教育包含哪些主要内容呢?那就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创新意识。
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可是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而且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哦。
三、“素质教育”中的“素质”考点
素质可以分为自然素质与社会素质这两类。也可以分为先天的自然素质、先天与后天结合的心理素质(可以称之为“合金”)、后天的社会素质这三类。
素质教育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社会素质教育。而社会素质教育还能进一步划分为六种,即政治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业务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劳动技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有三大基本任务,那就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这是基础层)、心理素质(属于核心层)、社会素质(是最高层)。
上面这些内容都是素质教育里特别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呀。下面我们来做两道题目练习一下吧。
1.(单选题)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出素质教育的文件是( )。
A.《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D.《努力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
1.【答案】C。解析: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出素质教育。
【核心考点】教育学——教育目的——素质教育
【难度系数】★★
2.(多选题)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 )等各个方面。
A.职业教育 B.高等教育 C.中小学教育 D.家庭教育
2.【答案】ABCD。解析: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中小学、职业、成人、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
【核心考点】教育学——教育目的——素质教育
【难度系数】★★★
本文总结了素质教育中的常考文件、创新考点、素质考点等内容,通过详细阐述这些知识点,帮助读者对素质教育有更清晰的认识,并且利用两道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无论是对学生学习还是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6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