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中选科情况,重点关注到在2月14日一张选科意向表引发热议,表中显示某重点高中30多个班级仅有4个班级选“政史地”,八成以上班级选择“物化”组合,这种现象并非个例,多地学校均有类似情况,这背后有教育部选科要求、升学就业优势等因素,同时也出现物理化学教师紧缺现象,最后专家建议选科应基于兴趣与优势避免盲目跟风。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的记者巩悦悦在济南报道了这样一个情况。
2月14日的时候,一张来自山东某重点高中的选科意向表在家长群里被热烈讨论。从这个表上能够看到,在这所高中的30多个班级里,只有4个班级选择了传统的“政史地”组合,而剩下的班级几乎全都选择了“物化”组合,这个比例超过了八成。根据教育部办公厅之前发布的选科要求来看,高校招生中的多数热门专业都要求选考物理和化学。特别是经过去年高校的招生录取情况之后,很多高一学生家长对科目选择有了新的思考。
这种现象呈现出“物化”组合成为选科主流的趋势。高中寒假结束之后,高一学生和家长就到了选科的关键时候。记者调查发现,和往年相比,今年选择“物化”组合的学生人数有了明显的增加。在山东某重点高中,30多个班级里只有4个班级选了“政史地”,其他班级普遍都选择了“物理 化学”这种固定组合,其中“物化生”是最热门的选择,还有部分学生选择了“物化政”或者“物化地”。
记者经过采访发现,这种现象不是个例,济南、淄博、青岛等地的多所学校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淄博的一所高中选择“物化”组合的学生比例达到了70%以上。高青一中教学二部高一级部主任董国栋表示,虽然“物化”组合很受大家喜爱,但是有部分学生存在盲目跟风的现象,也有学生在兴趣和升学之间拿不定主意。
“物化”组合的流行不是偶然的。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在92个大学专业门类里,有55个门类要求必须选择“物理 化学”,这个比例高达59.78%。这就表明,选择“物化”组合的学生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会有更广泛的选择空间。
此外,去年高考文科生的录取情况也让很多家长认识到,理科组合在升学和就业方面更有优势。有一位家长透露说:“从招生录取和未来就业的角度看,‘物化’组合确实更有竞争力,所以我们建议孩子选择这个组合。”
随着选择“物化”组合的学生人数急剧增加,部分学校出现了物理、化学教师紧缺的现象。有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化学老师说,过去一个星期只需要给三个班级上课,但是在“物化”组合人数增加之后,以后可能每个老师要承担四个班级的教学任务,工作量大大增加了。为了应对这个挑战,部分学校已经开始通过增加招聘计划等方式,提前储备物理和化学教师。
面对“物化”组合选科人数的暴增,很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呼吁,选科应该基于学生的兴趣和优势,而不是盲目跟风。董国栋指出:“学生选科要以学得动、学得懂为前提。如果对物理和化学不感兴趣或者学起来很吃力,盲目选择‘物化’组合可能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济南一中高三化学老师夏远征也强调,选科的首要原则是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他说:“如果学生对物理和化学不感兴趣,即使勉强选择了,在未来的学习和就业中也很难找到真正的热情和动力。所以,选科要从学生的擅长和兴趣出发,避免盲目追随大流。”
如果有新闻线索,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报料:在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者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本文总结了山东高中选科中“物化”组合成为主流的现象,阐述了其背后的原因包括教育部选科要求、升学就业优势等,同时提到这一现象带来的物理化学教师紧缺问题,最后强调专家建议选科要基于兴趣和优势而非盲目跟风。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6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