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的《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包括构建美丽乡村格局、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以及提升农村幸福宜居品质等4方面重点任务,还设定了到2027年和2035年的建设目标,旨在全面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据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记者高敬),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相关负责人在前不久介绍了一份意义非凡的《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此方案着重于全面提升农村的生态环境质量,从而大力加强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
在这份方案里,设定了明确的建设目标。到2027年的时候,要让美丽乡村整县建成的比例达到40%;而等到2035年,基本建成美丽乡村,让老百姓能够继续享受鸟语花香的美好环境,领略田园风光的魅力,使得农村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温馨家园。
为了达成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实施方案精心规划了四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首先是构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丽乡村格局。要积极开展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按照一定的顺序逐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直至实现全域覆盖。在这个过程中,要强化乡村的空间设计工作,做好风貌引导,精心塑造出美丽乡村独有的特色风貌。并且要制定符合当地特色的指标体系,根据实际情况逐步进行迭代升级。
其次是全面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要按照一定的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工作,高效地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基本消除农村黑臭水体以及较大面积的劣Ⅴ类水体。协同开展畜禽养殖氨等臭气治理工作,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恶臭异味等扰民问题,加强排查和整治力度。对乡村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综合治理,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现对乡村自然生态的长效保护。
第三是大力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要着重加强农用地土壤的保护工作,分阶段推进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和整治工作,确保实现全覆盖。加强对生态养殖和健康养殖的引导,积极推进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做好农膜科学使用和处置工作,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同时还要加强对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的系统治理。
最后是持续提升农村幸福宜居品质。要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持续完善厕所的管护机制。大力推进农村地区清洁能源替代工作,深入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工程,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增加乡村绿量。
本文总结了《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中的建设目标与四大重点任务,这些目标和任务围绕着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绿色发展以及农村宜居品质提升等多方面展开,体现了对农村全面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这一方案的实施有望给农村带来全新的面貌,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7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