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助力:全球珊瑚礁实时监测模型问世

南澳大利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借助人工智能开发出一个可对全球珊瑚礁进行实时监测的模型,提到珊瑚礁面临的消亡危机,以及目前在珊瑚礁健康数据研究方面存在的挑战,最后阐述新模型的工作原理和作用等内容。

南澳大利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人工智能这一强大的工具,开发出了一种能够对全球珊瑚礁进行实时监测的模型。这一成果意义非凡,旨在早期进行干预,从而减缓气候变化给珊瑚礁带来的严重危害,该研究成果已经在最新一期的学术期刊《电子学》上发表了。

珊瑚礁在世界的海洋生态系统里属于极为脆弱的部分,它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正在以令人咂舌的速度不断地消亡。就拿过去的两年来说,全球有75%的珊瑚礁都遭受了会致使白化的高温威胁。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可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珊瑚礁群,然而自2016年起,大堡礁就因为非常严重的白化事件而遭受破坏。不仅如此,珊瑚的“杀手”棘冠海星数量一下子暴增,再加上沿海开发活动,更是让大堡礁的情况雪上加霜。

当下,虽然存在着一些独立的模型能够对珊瑚礁健康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可是这些数据并没有被整合起来,它们都是彼此孤立的状态。这就使得研究人员想要了解全球珊瑚礁的整体情况,或者进行大规模的实时分析的时候,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

南澳大利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把人工智能和遥感技术、机器学习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结合起来,开发出了一个全新的模型。这个模型能够把影响珊瑚礁的所有因素都整合到一起,进而实现对全球珊瑚礁的实时监测。相关的水下视频、照片,卫星图像、文本文件以及时间传感器数据等都会被提取出来,然后显示在一个统一的中央仪表盘上。通过实时地把这些信息集中起来,就能生成有助于保护珊瑚礁工作的预测模型,从而达到更早进行干预的目的。

研究人员指出,借助这个新的模型,可以关注到包括大堡礁在内的珊瑚礁白化的严重程度,以及白化程度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趋势。还能够监测棘冠海星的种群数量以及捕食风险,另外,也可以对幼年珊瑚的数量水平进行监测,同时还能评估珊瑚鱼的丰度和多样性等。

本文总结了南澳大利亚大学等机构借助人工智能开发出可实时监测全球珊瑚礁的模型,阐述了珊瑚礁面临的威胁如白化、棘冠海星和沿海开发等,指出当前研究数据分散的问题,重点说明了新模型整合多因素、集中信息以生成预测模型从而实现早期干预的作用以及它在监测珊瑚礁白化、棘冠海星等多方面的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6492.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2月14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1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