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为何成为多地对标对象?

在互联网时代担当“电商之都”的杭州,在AI时代转变为“科技新城”,以“杭州六小龙”为代表的企业在业内颇具影响力。文章阐述了杭州数字经济的优势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肥沃土壤,多地对标杭州,众多主政官员提及杭州明星企业,各地官方媒体也发出追问。此外,还介绍了杭州的政策优势,如多项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等,最后提到杭州在多个指标上仅次于北上广深,众多专家对杭州现象及城市与创新生态关系进行解读。

在互联网的浪潮之下,杭州曾经承担着“电商之都”这一重要角色。而随着AI时代的来临,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摇身一变,成为了令人瞩目的“科技新城”。以DeepSeek等企业构成的“杭州六小龙”犹如科技界的新星,在业内熠熠生辉,成功地让杭州再一次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杭州向来在数字经济领域占据着显著的优势。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在2023年,全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营业收入达到了48.4万亿元。同一时期,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营收1.87万亿元,在全国遥遥领先。如此雄厚的数字经济基础,恰似一块肥沃的土壤,为杭州的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无尽的养分。从GDP的情况来看,杭州在近几年始终稳居全国第8位,并且在2023年成功跻身2万亿俱乐部。在众多头部城市以及强省会城市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杭州,难道仅仅依靠数字经济吗?我们可以看到,多地都在对标杭州。所谓的“杭州六小龙”企业,分别涵盖了游戏科学、深度求索(DeepSeek)、宇树科技、云深处科技、强脑科技和群核科技。其中,游戏科学的《黑神话:悟空》、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以及DeepSeek都成为了近期人们热议的焦点话题。红星资本局观察到,新年伊始,多地的主政官员就在公开场合提及杭州的明星企业。在广东新春第一会上,省委书记着重强调了杭州的DeepSeek和宇树科技这两家企业;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周红波则指出,“杭州六小龙”的出圈并非偶然,其重要原因在于杭州拥有良好的创新氛围、产业生态和营商环境。他强调,只有在营商环境方面占据优势,才能在区域竞争中不落下风。随后,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深化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会上明确提出“企业感受度是评价一个城市营商环境的‘第一标准’”,要让企业感受到城市的温度,把企业当作南京发展的“最佳合伙人”。广西新春第一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也提到,在人工智能时代,一切皆有可能,广西不能自卑自轻、行动迟缓,而要站在时代的前沿捕捉机会。不仅如此,多地的官方媒体也纷纷发出“为何是杭州”的疑问。2月7日、8日,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旗下的“交汇点”客户端连续发布了三篇专题文章,分别为《DeepSeek为什么会出现在杭州?》《为什么南京发展不出“杭州六小龙”?》《杭州有DeepSeek,南京有什么?》10日,济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爱济南客户端发表了《杭州“六小龙”出圈,给济南什么启示?》一文,在列举两地诸多相似之处后,提出了济南应该向杭州学习什么的问题。12日,《合肥日报》在头版刊载文章《合肥这场大会,释放出什么信号?》,表示以科技创新闻名的合肥应该如何审视自身的创新生态,培育特色创新物种与新兴产业,重塑身份认同,并且发出“杭州有DeepSeek,合肥有什么?”的疑问。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姚高员在回应相关问题时表示:“不管被叫做‘几小龙’,杭州都将坚定不移地推进创新活力之城的建设,到2025年重点打造‘三个地’,即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全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首选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他还强调:“即便财力紧张,也绝不能削减科技投入,要让创新始终成为杭州的城市气质。”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就在最近这两天,“六小龙”中的宇树科技和DeepSeek正在加快招聘人才的步伐,其中部分岗位的年薪最高将超过90万元。企业的集聚也对当地的楼市产生了影响。贝壳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贝壳杭州站二手房的客户量同比增长了55%。去年2月杭州楼市数据表明当时二手房成交量为2543套,而今年的成交量是去年的两倍多。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杭州六小龙的出圈,充分展现了杭州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的活力与成就。”他指出,杭州的创业精神以及孵化器功能,将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到杭州,为楼市带来人才的流入。他还认为这背后反映出较高的支付能力和较好的购房需求都能够得到释放。那么,杭州具备哪些政策优势呢?红星资本局询问DeepSeek选择在杭州发展的原因,得到的答复是主要基于杭州在数字经济、人才资源、创业生态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其中提到,杭州政府推出了多项政策来支持创新创业,尤其在税收、资金等方面给予优惠。就在这几天,杭州公布了自去年6月至今创新推出的“春晖计划”32条措施,这些措施已经帮助企业减轻负担超过450亿元。此外,杭州又宣布今年拿出超过500亿元的市级财政支持相关经济政策,专门统筹15%的产业政策资金,集中投向优质新质生产力,加大对通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的支持。在杭州,每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计划”“行动”为企业提供定向服务,“杭州六小龙”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崛起的。例如,2015年杭州推出“创新创业新天堂”计划,率先将政府引导基金从财政预算中单列出来,并且允许最高30%的亏损容忍度。这使得宇树科技在研发“机器狗”时,获得了政府基金2000万元的风险注资。在宇树科技经历资金链断裂阶段时,浙江抢先布局机器人赛道,于2017年印发《浙江省“机器人 +”行动计划》,成为全国首个提出“机器人 +”政策的省份。“揭榜挂帅”制度也有创新之处。2021年,杭州市经信局发布《重点领域科技攻关榜单》,云深处科技的“复杂地形自主导航机器人”项目通过竞争性评审,直接获得1.2亿元的研发资助,彻底改变了传统科技项目申报的“论文导向”,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针对SaaS企业,杭州开创了“云服务券”补贴制度,企业每使用1万元的云计算资源,就能够获得3000元的政府补贴,群核科技借助这一政策,将其渲染成本降低到行业平均水平的60%。此前,红星资本局在“对话十城专精特新”系列报道中,杭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任王洪祥对记者表示,杭州出台的很多重磅文件都是针对企业精准施策,不断优化培育创新科技型企业成长的“土壤”。在杭州,市政府有两句广为流传的话,一是“将信将疑地坚定支持”,二是“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一位杭州余杭区的公司负责人分享了他的感受,他说年轻一代的专业型老板、理工科老板,很少有喜欢喝酒、热衷于应酬的。杭州这边政府部门的人从来都是“有事你找我,没事就消失”,对企业不进行打扰,工作透明且高效。有杭州当地的企业人士告诉红星资本局:“浙江和杭州政府扮演‘阳光雨露’而非‘园丁’的角色,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吸引全球人才,并通过聚焦未来产业形成差异化优势。这就是杭州的核心经验。”他认为,杭州“六小龙”的崛起,是政策精准性、人才集聚力、生态完备性与城市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能否持续发展,取决于其能否在全球化竞争中保持创新活力与制度灵活性。从多个指标来看,杭州仅次于北上广深。2024年的GDP数值方面,杭州以21860亿元在全国城市排名第8位,超过武汉、南京,与成都的差距不到2000亿,从2020年起杭州就一直保持着这个排名顺序。在很多单个指标上,杭州基本上都是仅次于北上广深的存在。资金总量(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这一指标能够反映城市的金融活跃度以及居民财富水平。去年7月,杭州达到了8.2万亿元,仅次于北上深广;到去年10月,杭州以7.8万亿元仍然位居北上深广之后。在2024《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杭州有9家企业上榜,与深圳并列全国第三;杭州上市公司数量为228家,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这个数据甚至远远超过众多省份总体A股上市公司数量。《2024海外留学人才就业发展报告》显示,在海归人才吸纳力和吸引力这两大维度上,杭州均位列全国第五,仅次于北上广深。民营经济是浙江发展的重要根基,同样也是杭州的底色,这也是众多科技企业愿意聚集在此的原因之一。在全国工商联公布的“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杭州市有36家企业上榜,杭州市上榜的企业数量再次位居全国城市第一、全省各地市第一,并且已经连续22年蝉联全国城市第一。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指出了一个“环环相扣”的逻辑。他认为,浙江拥有一个适合民营科创企业发展的生态:政府包容、宽松,还敢于为企业背书,民营资本就敢于前来投资;民营资本积极投资,科创企业发展就有底气;科创企业发展有了成功的范例,就能鼓励民营资本复制成功经验,加大投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深圳行业研究院研究员陈宪认为,包括DeepSeek在内的“杭州六小龙”走的不是成果转化的道路,更多的是企业自主创新的结果。与其他研发机构相比,企业具有更强的市场敏感性、更高的国际化水平、更突出的竞争意识、更高的产业转化率和更强的创新动力。尤其要相信民营企业的活力。他指出,江苏、山东和浙江、广东一样,都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但新兴产业发展对创新和产业生态的要求很高。良好的创新和产业生态往往是在体制外成长起来的。除了杭州之外,陈宪告诉红星资本局,南京、成都和武汉也都具备有竞争力的创新和产业生态。在这三座城市中诞生伟大的科技型企业也只是时间问题。他认为,一家伟大的科技型企业诞生在哪个城市,关键在于这个城市是否具有完善的、优化的创新和产业生态。关于城市与创新生态的关系,陈宪也询问过DeepSeek,得出的结论是:“城市与创新生态的共生,本质上是‘硬环境’与‘软网络’的化学反应。当城市能够像生命体一样自我进化,企业能够在生态位中找到独特价值,便会诞生像硅谷与苹果、深圳与华为这样的传奇组合。这种动态平衡的艺术,正是人类文明突破增长边界的核心密码。”

杭州从互联网时代的“电商之都”成功转型为AI时代的“科技新城”,“杭州六小龙”的出圈体现了杭州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的成就。多地对标杭州,其背后是杭州良好的创新氛围、产业生态和营商环境以及独特的政策优势。杭州在多个指标上仅次于北上广深,众多专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杭州现象背后的逻辑,强调了城市创新生态对于科技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6148.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2月14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1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