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相关情况,包括其达成中国影史首位“百亿”票房主人公的成就,在票房背后是主创团队多年的精心打造、众多动画公司和人才的助力,同时也阐述了这部电影如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并融入当代情感价值,还提及了近年来依托中国传统文化IP的国产电影情况。
北京2月13日电(记者 王诗尧)96、97、98、99、100!就在今天,中国电影史上迎来了首位“百亿”票房的主人公。
没错,就是那个家喻户晓的小哪吒。
根据网络平台的数据表明,从大年初一上映开始到现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为《哪吒2》)已经连续打破了100项纪录,并且达成了185项里程碑式的时刻。
这是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国际版海报。图片来源于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官方微博。
中国的创作者们坚守初心,不断砥砺前行。
在《哪吒2》的“百亿神话”背后,是主创团队长达5年的精心打磨,这期间有全国138家动画公司、4000多位动画人才共同努力,才实现了中国动画电影如此跨越式的腾飞。
在《哪吒2》片尾那密密麻麻的主创名单里,我们仿佛看到了中国动画行业的“半壁江山”:这里面既有传统的影视巨头,也有在业内很知名的专业动漫公司,还有很多名不见经传的中小型工作室。
每个团队都拿出了自己最厉害的“看家本领”给哪吒,就像为他打造了坚不可摧的“万鳞甲”一样。在中国动画领域,大家不是互相竞争,而是携手同行的伙伴。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下,结出创新的果实。
大众所熟知的哪吒形象,主要是出自两部明代小说——《西游记》和《封神演义》。
这个原本起源于印度佛教的神灵,经过中国民间传说不断地演绎以及“本土化”的文学创作,逐渐演变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少年英雄——“哪吒”。
在传统“哪吒”故事的基础上,“魔童”系列中的“哪吒”被注入了当代社会新的情感价值。
不管是《哪吒1》里高呼“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自我主张,还是《哪吒2》中“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的豪情壮志,观众们都能从新一代“哪吒”身上获取到在新时代自我成长以及追逐梦想的勇气。
图片来源: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官方微博。
除了哪吒系列,近年来还有很多依托中国传统文化强大IP的国产电影,像《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长安三万里》《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等等。
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创作者们取之不竭的灵感源泉,同时也为二次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何在传统文化这片肥沃的土壤上,培育出能引起当代人共鸣的“花朵”,这是创作者们需要用心去探索的重要课题。(完)
本文总结了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达成百亿票房的成就,指出这一成就背后是众多动画公司和人才的共同努力,体现了中国动画行业的团结协作精神。同时阐述了电影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并进行创新,展现当代情感价值的情况,也提及了其他依托传统文化IP的国产电影,强调传统文化对电影创作的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5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