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漫莉直播间“口嗨”酒驾逃逸:公众人物轻佻言论的代价,从自曝违法到改口“做梦”:崔漫莉事件敲响公众人物警钟

《甄嬛传》中余莺儿的扮演者崔漫莉在直播间自曝曾酒后无证驾车且肇事逃逸,而后又改口称是“做梦乱吹牛”,这一事件引发了诸多思考,包括公众人物对法律的无知、网络言论的代价、对法律红线的轻慢态度以及此事带来的警示等。

近日,在电视剧《甄嬛传》里饰演余莺儿(余答应)的女演员崔漫莉,于直播间自爆在浙江东阳市横店镇拍戏期间有酒后无证驾车并且肇事逃逸的行为,这一事件一经曝光便引发了广泛的热议。

崔漫莉直播间“口嗨”酒驾逃逸:公众人物轻佻言论的代价,从自曝违法到改口“做梦”:崔漫莉事件敲响公众人物警钟

她在直播中的这番“口嗨”,使自己迅速陷入了舆论的漩涡之中。从最初自曝无证酒驾肇事逃逸时的所谓“坦率”,到后来改口说是“做梦乱吹牛”的荒诞行径。这整个过程,不仅仅体现出了一些公众人物在法律知识方面的欠缺,更彰显出在网络时代下,轻佻言论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有些话一旦说出口,就如同放飞的风筝,想要收回来的时候,可能已经被现实的荆棘划得伤痕累累。

崔漫莉在直播间里毫无顾忌地讲述自己的“横店酒驾往事”,她这样做既没有尊重法律的严肃性,也没有正确认识互联网的自净功能。实际上,在她还没有“改口”之前,警方就已经启动了相关的调查程序。这绝不是大惊小怪或者小题大做,这是在捍卫公共安全的底线,也是在重新强调公众人物言论的底线。正所谓“欲戴皇冠,必承其重”,一边享受着演员光环所带来的流量收益,一边却毫无顾忌地信口开河、肆意“乱吹牛”,这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呢?

更加值得我们警惕的是,部分公众人物对待法律红线那种轻视、怠慢的态度。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思维模式主导下,有些公众人物竟然把法律禁区当成了“吸粉密码”,这种行为不但削弱了法治的权威性,而且还有可能树立不良的示范形象。公众人物所拥有的影响力,本应该成为约束自己行为的缰绳,而不应该是无视法律规则的资本。如果将自己来之不易的名誉如同草芥一般随意践踏,这难道不是在自毁前程吗?

崔漫莉的这一事件再一次给那些喜欢“口嗨”的公众人物敲响了警钟:当你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播下轻佻的种子时,在现实中,苦涩的果实可能早已经生根发芽。那些为了博取流量而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狂言”,最终都会变成需要兑现的“社会账单”。

法律的制裁也许存在追诉期限,可是道德的审判却永远不会过期。即使崔漫莉所说的事情完全是虚构的,这也会给她自身的形象带来严重的损害,甚至可能涉嫌传授违法经验,从而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不管内容是真是假,崔漫莉的这种行为都属于在“炫耀”自己的违法行为,这是对公众进行不良的价值引导。

从“自曝违法”到“梦境演绎”,崔漫莉这种十分拙劣的危机公关手段,显然无法挽救她那失范的言行。就像网友所调侃的那样:“做梦都梦不到遵纪守法,才是真的可怕。”公众人物的公信力就如同玻璃一样,一旦出现了裂痕,那么不管再使用多少辩解的话语,都只不过是徒劳的黏合剂而已。与其强行进行辩解,还不如积极主动地配合警方的调查,用实际行动来减轻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

这一事件最终会如何发展,还需要等待警方的调查结果来给出答案。但是这个事件本身已经传达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在法治社会里,任何对违法行为的戏谑或者美化,当事人都必须为之付出代价。当一个人把法律底线当成杂耍的道具时,必然会面临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苦果——哪怕是乱吹牛也是要“上税”的。这里所说的税,不仅仅包含法律责任,还包括道德义务。

崔漫莉自曝酒驾逃逸又改口的事件,反映出公众人物存在对法律无知、轻慢法律红线等问题。这一事件警示公众人物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认识到网络时代轻佻言论的代价,无论是法律责任还是道德义务都不能忽视,同时也表明在法治社会任何对违法行为的不当态度都将受到惩处。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5540.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2月13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1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