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即将在香港进行的央行票据招标发行情况,包括发行的时间、两期票据各自的期限、发行量、起息日、到期日、招标方式以及在港发行票据的意义等内容。
中国人民银行于12日对外宣布,在14日将会在香港开展招标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的活动,这一次发行的是2025年的第二期和第三期中央银行票据,其总的发行量达到了人民币600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还详细介绍了这两期票据的具体情况。其中,第二期中央银行票据的期限为3个月(准确来说是91天),这是一种固定利率附息债券,其运行模式是到期还本付息。它的发行量为人民币400亿元,起息日定在2025年2月18日,到期日为2025年5月20日,如果到期日遇到节假日,那么将会顺延。
再看第三期中央银行票据,它的期限为1年,同样属于固定利率附息债券,不过它是每半年付息一次,发行量为人民币200亿元,起息日也是2025年2月18日,到期日则为2026年2月18日,遇到节假日也会顺延。
据记者调查得知,这两期中央银行票据的面值均为人民币100元,在发行招标方式上,采用的是荷兰式招标方式,并且招标的标的为利率。
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发布消息表明,此次的发行将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债券投标平台来进行招标发行。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意义重大,这有助于丰富香港高信用等级人民币金融产品,并且可以进一步完善香港人民币收益率曲线。
另外,在1月15日的时候,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在港招标发行过今年的首期中央银行票据了,当时的发行量为人民币600亿元。
本文总结了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的央行票据发行计划,包括即将发行的两期票据的具体细节如发行量、期限等,还有招标方式、意义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提到了之前已经发行的首期票据情况。这一计划对香港的人民币金融产品和收益率曲线有着积极的影响。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5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