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冷水鱼产业的发展情况,包括过去取得的成果,如渔业产量的增长、水产养殖面积的扩大、养殖结构的调整等,还提到了渔业与旅游融合发展以及渔业项目建设等方面的成果,同时也展望了未来牡丹江市冷水鱼产业在扩大市场影响力、构建全产业链、打造品牌知名度等方面的发展规划。
牡丹江市在冷水鱼产业发展方面可谓动作频频,成果丰硕。据牡丹江市农业农村局消息,该市积极推动冷水鱼产业振兴行动,在种业和大水面生态渔业方面双管齐下,努力优化提升大水面增殖渔业,大力推进渔业现代化进程。截至去年年底,牡丹江市渔业产量达到了2.2万吨,相较于上一年,增长幅度为3.8%,渔业经济收入大约为5亿元,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
在水产养殖方面,去年的成果可圈可点。莲花湖的养殖面积持续扩增,增加了3万亩,这为大水面生态渔业的发展储备了强大的潜力。由此,全市的水产养殖面积达到了35万亩。按照渔业发展规划,牡丹江市科学地调整养殖结构。海林市投入了461.7万元开展南美白对虾养殖项目,年产量达到约7.5万斤。全市的稻虾养殖也在稳步推进,126亩的养殖面积里投放了21.3万尾虾苗,全年产量为6.06吨。牡丹江市还充分挖掘“两湖”的原生态资源,包括大冰场、大雪场、大渔场,以及萨满特色渔猎文化的优势,积极推动渔旅融合发展。在渔业项目建设上,也取得了重要成果,绥芬河市的“黑龙江省绥芬河市进境食用水生动物监管场地工程项目”和宁安市的“钻心湖虹鳟鱼养殖基地建设项目”成功申报。此外,进一步扩大高附加值海产品回运,为构建对俄水产品精深加工和水产品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望未来,牡丹江市有着明确的冷水鱼产业发展规划。该市将进一步扩充湖泊渔业的规模,增强其在市场上的影响力。积极推进冷水鱼产业在研发、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促使它们协同发展,逐步构建起一个涵盖科技研发、遗传育种、营养饲料、产品加工、销售物流等各个方面的冷水鱼全产业链条。与此同时,牡丹江市还将着力加强冷水鱼地理标志品牌的创意塑造,不断提升以镜泊湖胖头鱼、红尾鱼、宁安虹鳟鱼等为代表的牡丹江冷水鱼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牡丹江的冷水鱼产业在更广阔的市场上大放异彩。
总的来说,牡丹江市冷水鱼产业目前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渔业产量和经济收入都在增长,养殖面积扩大且结构不断优化,渔业项目建设和渔旅融合也有成果。未来,该市将进一步扩大渔业规模、构建全产业链、打造品牌知名度,朝着更高质量发展迈进。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