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2月12日在列车上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列车”主题活动,重点介绍了綦江农民版画在列车上的展示与体验情况,包括旅客的反应等内容。
2月12日这一天,在一趟列车上,一场别开生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列车”主题活动正在火热进行着。小朋友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学习綦江农民版画的制作方法呢。这一画面被新华社记者唐奕拍摄记录了下来。
这个活动是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重庆客运段与重庆綦江农民版画院(綦江区美术馆)联合举办的。为什么要举办这样一个活动呢?因为元宵佳节是个很好的契机,他们希望借助这个传统节日,把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綦江农民版画推广给更多的旅客,让大家都能感受到巴渝文化那独特而迷人的魅力。
在活动的现场,那可是相当热闹。工作人员十分热情,他们不仅仅为旅客们讲述綦江农民版画的发展历程,还把版画制作的流程现场展示出来,并且详细地讲解创作特点呢。旅客们的反应也很积极,有的旅客完全被那些精美的版画吸引住了,就静静地驻足欣赏,沉浸在作品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有的旅客则兴奋地拿出手机,想要把这些精彩的画面记录下来,拍照留念;还有不少旅客对版画充满了好奇,不停地向工作人员询问版画创作的背景以及艺术特色等问题。
来自北京的旅客王女士就表示:“以前啊,我只是在电视上见过綦江农民版画,今天在火车上能够亲眼看到,真的是非常惊喜。这些版画色彩特别鲜艳,而且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这个活动可不止有静态的展示哦,还设置了非常有趣的互动体验环节呢。旅客们都特别踊跃地参与版画拓印,想要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版画作品。
旅客李先生就说道:“这个活动很有意义啊,既能够欣赏到这么精美的版画,又能自己亲身体验制作的乐趣。真希望以后列车上能够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这样旅途就会更有文化氛围了。”
同样是2月12日,外国旅客也在这趟列车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列车”主题活动中了解綦江农民版画。这一画面也被新华社记者唐奕记录下来。
綦江农民版画可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呢,它起源于明清时期的木版年画。到了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綦江农民版画就开始崭露头角了。这是綦江农民在劳作之余,利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创作出来的民间美术形式,它有着独特的乡土韵味、鲜明的艺术风格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
本文总结了2月12日列车上举办的綦江农民版画主题活动,包括活动的举办方、目的、现场的展示、旅客的参与和反应,还介绍了綦江农民版画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等内容,展现了这一活动在推广非遗文化方面的积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5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