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描述美国“战区”网站对我国歼 - 20战斗机“野兽模式”的关注。社交媒体新图像显示歼 - 20隐形战斗机外部可携带多达8枚霹雳 - 15中远程空对空导弹,这种挂载方式类似美军五代机的“野兽模式”,是中国空军增加歼 - 20武器数量的尝试且在研究新远程空对空导弹。文章还提及歼 - 20翼下挂载点相关情况、霹雳 - 15性能及其对美国空军相关计划的影响、歼 - 20不同挂载模式的协同作战、其他可能添加到歼 - 20武器库的导弹以及歼 - 20与美军战机在武器挂载方面的对比等内容。
【文/观察者网 王世纯】美国“战区”网站(TWZ)一直以来都在密切追踪我军的军事动态。就在2月10日,该网站发布了一则新的报道,这次报道的焦点落在了我军歼 - 20战斗机的“野兽模式”上。
从“战区”网站的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图像。这些图像清晰地展示出中国的歼 - 20隐形战斗机有着令人瞩目的挂载能力,其外部竟然能够携带多达8枚霹雳 - 15中远程空对空导弹。这种挂载模式与美军五代机的“野兽模式”有着相似之处。这一现象表明,中国空军正在积极探索增加歼 - 20战斗机武器数量的方法,并且还在不断地研究各种各样新的远程空对空导弹。
仔细观察这些图像可以发现,这8发霹雳 - 15导弹是成对地挂载在歼 - 20四个翼下挂架之上的。其实之前也有类似歼 - 20重挂载的视频出现过,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时无法确定这些视频的真实性。不过,此次新视频截图的出现,似乎成功地打消了人们对于歼 - 20这种挂载能力的担忧。
在歼 - 20携带8发霹雳15的画面出现在社交媒体之后,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战区”网站也对此进行了评论,他们指出歼 - 20是存在翼下挂载点的。这一结论并非毫无根据,因为在过去,人们就已经看到过歼 - 20携带四个大型外部油箱的情况。“战区”网站进一步表示,当他们发现歼 - 20具备携带大量副油箱的能力时,就推测在未来,这种先进的隐形战斗机很有可能也会在机翼下挂载其他的武器,特别是像霹雳 - 17这样的远程空对空导弹。毕竟,这种巨大的导弹由于尺寸问题是无法装进弹舱的。
但是现在看来,这种“野兽模式”下的歼 - 20似乎选择了携带额外的霹雳 - 15导弹。霹雳 - 15可是解放军最为新锐的空空导弹之一,它具备强大的作战能力,能够精确地击中124英里(大约200公里)外的目标。在正常情况下,歼 - 20可以在其内部武器舱中携带四枚霹雳 - 15导弹,同时还能携带两枚短程的霹雳 - 10空对空导弹。
再次回到霹雳 - 15导弹的话题上,“战区”网站评论称,这种导弹是中国快速发展的空中力量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战力。在过去,美国空军曾经公开表示,霹雳 - 15的出现是促使美国国防部决定启动AIM - 260计划的关键因素。AIM - 260计划旨在研发一种射程比现在标准的AIM - 120AMRAAM更远的新型空对空导弹。
皇家联合服务研究所(RUSI),作为一家国防和安全智库,经过研究确定,霹雳 - 15的射程超过了美制AIM - 120C/D AMRAAM系列,其最大射程与欧洲“流星”相当。这种超远的射程可能是通过使用双脉冲火箭发动机来实现的,不过这一点目前还没有得到确凿的证实。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歼 - 20在这种挂载模式下,可以携带12发强大的霹雳 - 15导弹。尽管歼 - 20在这样的挂载情况下会面临低可观测性能方面的损失,但是我们不能忽视这种“弹匣深度”带来的巨大优势。如果中国空军在作战中需要这种特定的优化战术,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歼 - 20的隐身性能损失就不再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例如,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种作战场景:歼 - 20的隐形飞行模式(导弹全内置于弹舱)与歼 - 20的“野兽模式”协同作战。在实际作战过程中,首先由采用隐形飞行模式的歼 - 20打头阵,然后后面采用“重挂载”模式的歼 - 20就会如同力量倍增器一般发挥作用,这样就能够很好地弥补传统隐身机导弹数量不足的问题。
同样的道理,处于“野兽模式”下的歼 - 20还可以与其他平台的战机进行协同作战,比如说歼 - 35隐形战斗机和无人机。中国的“侧卫”衍生系列战斗机也能够以类似的方式与隐形的歼 - 20进行协同作战。
除了霹雳 - 15之外,中国还在积极研制其他的空对空导弹,这些导弹很有可能会被添加到歼 - 20的武器库当中。其中就包括前面提到的霹雳 - 17,这是一种射程非常远的导弹,它可能主要被用于瞄准一些高价值的目标,例如加油机和空中预警机等。目前,我们还不清楚霹雳 - 17是否有翼下复合挂架,“战区”网站认为歼 - 20最多只能挂载4枚霹雳 - 17,不过即便如此,这4枚导弹的挂载数量对于作战来说也已经足够了。
“战区”网站还进行了一些推测,他们认为歼 - 20的内置弹舱可能也有新的装备。在中文互联网上有消息表示,歼 - 20可能会配备另一种武器,目前暂定命名为霹雳 - 16。这种武器的设计似乎是受到了歼 - 20内部要容纳六枚远程导弹的要求驱动的。霹雳 - 16在外观上可能会类似于霹雳 - 15,但是它将是一种采用折叠弹翼的导弹。预计它将会配备有源电子扫描阵列(AESA)导引头,并且具备5马赫以上的飞出速度,还拥有显著的抗干扰能力。
这种发展趋势不仅仅是中国空军的探索方向,也是美国空军正在努力的方向。美国人也希望能够给自己的战机配备更加紧凑的空空导弹,从而让F - 22和F - 35在仅仅使用弹舱的情况下就能够增加更多的武器挂载数量。
再回到歼 - 20的话题上来,如果歼 - 20能够在外部挂载8枚导弹,再加上内部可能配备的6枚霹雳 - 16导弹,那么歼 - 20总共就能够携带14枚中/远程空对空导弹,再辅以一对霹雳 - 10作为短程武器,总共就可以携带16枚导弹。相比之下,F - 22理论上也可以携带类似的载荷,不过这种情况在实际当中从未发生过,而且我们也不清楚这种配置是否已经经过了测试。
这种歼 - 20武器挂载能力的提升给美军的非隐身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例如F - 15EX,它最大的卖点之一就是如今能够携带12枚AIM - 120导弹,并且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挂载能力提升。因为在当前日益复杂的空对空作战领域,“弹匣深度”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美国“战区”网站关注到歼 - 20的“野兽模式”,即外部可携带8枚霹雳 - 15导弹。这体现了中国空军增加歼 - 20武器数量的尝试。文章还阐述了歼 - 20挂载相关情况、霹雳 - 15性能影响、不同挂载模式协同作战、歼 - 20可能的新武器以及与美军战机挂载对比等内容,显示出歼 - 20在武器挂载方面的发展对空战格局有着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4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