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洁在LG杯世界围棋棋王战决赛中的判罚事件展开,深入探讨了事件背后所涉及的围棋规则差异等一系列问题。柯洁因未按韩国规则放置“死子”被裁判判罚,最终弃赛,卞相壹夺冠。这一事件引发了诸多争议,而争议背后实则是中日韩三国围棋规则不同的深层次原因,同时还涉及到棋手的棋品等相关话题。
【原创后内容】
【文/逍遥无梦】
“世界围棋九冠王!”这一荣耀称号,柯洁当之无愧。1月23日,在愤然退出LG杯世界围棋棋王战决赛之后,柯洁修改了自己的微博简介。众多网友纷纷表示,柯洁就是当之无愧的九冠王。
事情的起因要回溯到1月22日,在韩国第29届LG杯世界围棋棋王战冠亚军决赛三番棋的第二局里,中国棋手柯洁出现了两次未将提掉的对方“死子”放入棋盒盖的情况,结果被裁判判负。到了第三盘决胜局,类似的状况再度发生,柯洁又因为提子问题被裁判判罚,比赛也因此中断了长达1个半小时。最终,柯洁无法接受这样的判罚,选择弃赛,卞相壹就此夺冠。
第三盘中柯洁未放回棋盘盖的“死子”网络截图。在如此重大的世界大赛上,像柯洁这样的世界顶级棋手因为犯规问题直接被判负,这是非常罕见的情况。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韩国规则为什么规定要把“死子”放入棋盒盖呢?为什么中国棋手会对这种规则感到陌生并且难以适应呢?这就涉及到各国围棋规则存在差异的问题了。
一直以来,围棋尽管是一项在世界(尤其是亚洲地区)备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但始终缺乏一个全球通行的统一规则。中国、韩国、日本这三个围棋实力强劲的国家,都各自采用自己的围棋规则,以谁主办比赛就用谁的规则这种方式来应对。缺乏统一规则,这也是围棋难以成为奥运项目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我看来,围棋规则难以统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各个国家都在争夺世界围棋的话语权。大家都互不相让,都不想让其他国家的规则成为世界通用规则,于是就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中国台湾的实业家、围棋爱好者应昌期,为了推动围棋走向世界,潜心研究多年,创立了独特的“应氏规则”。他认为推广应氏规则最好的办法就是举办世界围棋大赛,通过举办这种世界级的比赛来实现规则的统一。
1988年,由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应氏基金会)出资举办了第一届“应氏杯”(采用应氏规则)。这个比赛效仿奥运会,每四年举办一届,冠军奖金高达40万美金,这一奖金数额到目前为止仍然是所有围棋个人世界大赛中最高的。
“应氏杯”筹备得最早,然而遗憾的是,日本举办的富士通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抢先在同年举办(采用日本规则),成为了第一个问世的世界职业围棋大赛。
虽然没有成为“第一个”,但“应氏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世界围棋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一度被视为中日韩三国围棋实力较量的风向标。
我还记得小时候被老师组织到应氏大厦的大厅观看决赛实况,听聂卫平九段现场讲解中国棋手常昊与韩国棋手李昌镐的巅峰对决,那种紧张的心情至今难忘。当得知常昊输掉比赛,“应氏杯”冠军又一次被韩国棋手获得(“应氏杯”前四届的冠军都是韩国棋手),现场的棋迷们都非常沮丧。因为在他们心中,这是中韩两国最顶尖棋手之间的对决,而中国输了。连续四届的失败,让应氏杯冠军成为了中国围棋的一个梦想。
1988年是世界职业围棋大赛的元年,从那以后,其他世界围棋大赛陆续开办。由于韩国围棋在90年代强势崛起,出现了像曹薰铉、李昌镐、李世石这样大师级的棋手“称霸武林”,由韩国举办并实行韩国规则的世界级大赛也逐渐增多,比如三星杯(1996年开始)、LG杯(1996年开始)、BC信用卡杯(2009年开始),这些比赛也被看作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职业围棋大赛之一。
随着常昊在2005年战胜韩国棋手崔哲瀚,终于在第五届“应氏杯”上夺冠,中国围棋开始了对韩国围棋的反攻,韩国的称霸时代结束。在中国举办的世界围棋大赛也开始增多,除了老牌的“春兰杯”(1998年开始),后来还出现了百灵杯、梦百合杯、烂柯杯等具有影响力的世界比赛。
常昊夺得应氏杯冠军的照片。三国争霸的局面中,日本因为人才断层,综合棋力下降,逐渐沦为中韩围棋的配角,在举办世界比赛方面也没有什么突出的成果,最早举办的富士通杯也于2011年停办。
总体而言,国际围棋大赛确实越来越多了,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场世界比赛举行。但并没有像应昌期老先生所期望的那样,围棋规则趋向统一,依旧是谁举办比赛就按照谁的规则来。他所创立的“应氏规则”也仅仅在他所创设的应氏杯围棋世界大赛上被采用,在其他比赛和棋手之间的对弈中很少被用到。
在过去很多棋手的认知里,中、日、韩和应氏规则最大的区别在于贴目的不同。在当前的日韩围棋规则中,比赛中先手方(黑棋)需要给予后手方(白棋)6.5目的补贴;在中国大陆,贴目是3 3/4子(七目半),而应氏规则的贴目则是8点。
所谓贴目,是因为围棋都是黑棋先行,会有先发优势,所以在终局判定胜负的时候,需要把这部分优势转化为“目”还给执白棋的棋手,以此来实现比赛的公平性。
实际上,黑棋先行所获得的优势到底是多少,是无法精确量化的。所以执黑棋者究竟需要贴后手方多少目才算是公平的,很难有一个客观的标准。
以中国大陆为例,在我刚开始学棋的90年代,黑棋一直只需贴白棋5目半。但有统计显示,在这个贴目下,白棋的胜率明显低于黑棋,后下的白棋处于劣势,很多棋手都更愿意下黑棋。最终,中国围棋协会在2001年出台新规,将贴目提高到了3 3/4子(七目半)。在贴目数量方面,各国都有类似的长期摸索和调整过程,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各国规则中贴目的差异之所以备受关注,一方面是因为贴目的多少会直接影响棋局最终的胜负判决,另一方面它对棋手在行棋策略的选择上也有重大影响。更多的贴目意味着执黑棋者的压力会更大,可能会采取更主动的下法去寻找机会,同时执白棋者的下法也会做出调整。一目之差,虽然看似微小,但对于世界顶级棋手来说已经是非常大的差别,影响重大。棋手在参加不同国家举办的比赛时,都会相应地调整战术。
所以,各国规则上贴目的差别一直以来都被顶级棋手所重视,也是最明显的规则差异点。甚至可以说,对于一些很少有国际大赛参赛机会的中国棋手来说,中国和日韩的规则差异就体现在贴目上,这也是大家对柯洁在LG杯遇到的情况感到惊讶和不解的原因。
“什么时候围棋规则要求‘死子’放到棋盖上了?”很多网友觉得这是韩国围棋协会为了赢得比赛的一个“手段”,因为在很多人看来,这只是围棋礼仪方面的问题。
也有韩国网友为柯洁发声,并且指出规则的不合理性(网络截图)。而在我看来,这次韩国裁判对柯洁的判决,既不合理又有合理之处。
说不合理,是因为柯洁的行为并非故意,而且也没有对棋局造成影响棋局走向的后果。在如此重大的世界赛事的决胜局上,裁判在判决胜负时应该更加慎重。
但必须承认的是,中日韩在规则上对待“死子”存在差异,主要是由于中国规则与日韩规则在计算胜负的方法不同:中国围棋规则采用数子法来计算胜负,而日韩围棋则是用数目法计算胜负。
对于棋手来说,这个差异在过去并不重要。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下好棋,赢得比赛,至于最后判定胜负的时候是采用数子还是数目法并不重要,只是操作上的差异,并不会实际影响到棋局最终的胜负,但现在这种观念可能需要调整了。
中国规则因为采用数子法计算胜负,提掉对方的“死子”之后放在哪里,对胜负没有什么影响。棋手在下棋过程中,点目作形势判断的时候,会将提子的地方算成两目,在提掉对方子后又粘上的地方算成一目(暗目)。中国棋手从小学习的规则、点目的方式就是这样,所以对于“死子”该放哪里没有太多讲究。甚至一些围棋老师出于围棋礼仪,要求棋手在下棋过程中保持整个台面的整洁,将吃掉的“死子”送回到对方的棋盒里,这也是常有的事情。
但是,对于采用数目法计算胜负的日韩来说,“死子”就非常重要了。因为按照他们的规则,在比赛之后要将对方的“死子”填入对方的空里,再来数目。在这种情况下,棋盒盖里的“死子”数量直接关系到输赢的判定。如果不小心弄丢“死子”,就可能在计算胜负的时候输棋。
另外,不少韩国棋手从小学棋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养成了借助“死子”点目作形势判断的习惯。对于提子的地方,他们会先算成一目,全盘点目之后再按照棋盒盖里的“死子”数量加上相应的目数。
所以,对于日韩棋手来说,无论是自己的“死子”还是对方的“死子”,都非常重要,需要特别保护。它影响到最终胜负的判定,在行棋过程中,也可能会影响到棋手的判断。在这种规则制度下,韩国发展出严格要求棋手将“死子”放在棋盒盖的规定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对于中国棋手来说,将对方的“死子”送回对方的棋盒,这一被认为很有礼貌的行为,在日韩国家却是非常严重的错误做法。过去中国棋手在日韩比赛时,因为规则不同导致下棋习惯不同而产生的纠纷时有发生,只是这次发生在了这样的世界级比赛的总决赛上。
虽然统一围棋规则肯定是未来的大趋势,但是当前中日韩围棋规则不同、各行其是的状况是事实。棋手们能做的,也许只有无奈地去适应了。
最后,我想再谈谈卞相壹。一个棋手能否赢得公众的尊敬,除了实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棋品。
卞相壹向裁判举报柯洁未将“死子”放入棋盒盖。棋虽小道,但品德最为重要。我们从小接受的围棋教育就是,要堂堂正正、凭实力赢棋,这是作为棋手的基本素养。围棋不仅仅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它背后还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卞相壹举手举报对手赢棋的方式,虽然合乎规则,但这种做法,我想不仅中国棋手难以接受,韩国棋手也肯定觉得难以认同。因为虽然各国规则不同,但对于棋道的追求和棋品的重视是相同的。
卞相壹的行为遭到指责,是因为像他这样的顶级棋手,是无数在金字塔底层艰难向上攀爬的小棋手们的梦想,应该成为他们的楷模。
像围棋大师吴清源、聂卫平、曹薰铉、李昌镐、李世石、常昊、古力,这些人有些已经去世,有些人的棋力早已不如当年,即使他们巅峰时期的棋力与如今的AI相比也有很大差距,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喜爱他们,从心底里尊敬他们。
卞相壹的行为“害”了自己,因为他失去了公众对他的尊敬,对于广大学习围棋的孩子来说,也无疑做了一个很坏的示范,那就是可以为了赢棋,不顾一切。
卞相壹,这个冠军赢得一点也不光彩。
柯洁在LG杯决赛中的判罚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一事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中日韩三国围棋规则的差异。由于各国都在争夺围棋的话语权,导致围棋缺乏统一规则。不同规则在贴目、“死子”处理等方面存在区别,这对棋手的比赛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卞相壹虽然夺冠但因举报柯洁的行为有损棋品而受到指责。尽管统一规则是趋势,但目前棋手只能适应这种规则差异的现状。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360.html